导航: >>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管理>>正文

职业健康需用好防护用品并常做健康检查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9月22日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共检出各类疑似职业病50例,其中尘肺疑似病例48例,疑似中毒性心脏病1例,疑似中毒性肝病1例;职业禁忌证253例,约15%的受检者被告知不宜从事或不宜继续从事危害作业。另一方面,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很多人在职业活动中,却对职业健康检查这项预防职业病的“保护层”知之甚少,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病防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项针对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人员进行的特定检查,它理当引起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的极大关注。

  制鞋,电镀,化工,电子,工业,陶瓷,等行业的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最重要。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这也是很多职业人士对职业病存在的认识误区,缺乏一定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对所接触毒物知识缺乏了解,经常将自身的不适与直接从事的作业联系起来,往往人感觉到的并不一定是导致职业病的主要因素。

  医生提醒,对于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来说,自身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卫生安全理念至关重要。首先要主动参与岗前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培训,包括正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了解自身可能接触到的各类化学物质常识,熟知在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等醒目位置的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其次是正确并坚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粉尘、毒物浓度超标的作业环境下工作,口罩、防毒面具、高筒靴等各种个人防护用品可起到避免或减轻职业危害的防护作用。建筑工地上常有人说:“砖头砸在我头上,幸亏戴了安全帽,才捡回一条命。”可见合理使用护具何等重要。最后就是认真对待单位提供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准确地填写职业史、既往病史、主要症状、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内容,如需复查要积极配合,必要时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提前介入防护最有效。疾控中心的有关统计,主要存在职业危害因素行业有制鞋、合成革、陶瓷、电镀、印刷、农药、化工、电子工业等。

  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检索职业危害易感人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脱离接触,采取防治措施,大多数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规章有关规定,为从事职业性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职业性健康检查是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这里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以及应急性的职业健康检查,并要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这项规定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不少企业的员工流动性大,往往忽略岗前体检,导致体检对比资料欠缺,职业健康监护无法满足连续、动态观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接受职业健康体检员工对体检报告存在反应冷淡与反应过激两种情绪。前者不仅自我保护意识差,对于检查时要求提供职业史、既往病史、症状、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等资料时敷衍了事,或是忽视实验室单项异常指标等亚临床表现而任其发展,而后者出现任何症状,都与职业性危害因果关联,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两者都不是对待职业病防护的理性态度。

  许多职业病都有一定的发展过程,接触时间越长,接触的浓度越高,发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阻挡职业危害对人体危害从量变到质变演变的过程,职业健康监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一些长期苯作业的工人,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如能及时调离岗位,经适当观察治疗血象指标恢复正常,避免发展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可怕的病症,或者可以终止中毒程度进展,争取到良好的预后。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自身健康,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相关权益。而有些用人单位由于没有及时组织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时才去就诊,发现时已经患有严重职业病,例如III期矽肺,造成劳动者健康状况无法逆转的后果,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用人单位降低危害因素最有利。既然要防患于未然,就需要用人单位为预防事故和各类职业伤害发生,做好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工作,包括尽可能采用低毒、无害的原材料,遵照不同工种的通风、密闭、湿化等操作要求,为作业场所配置通风、除尘、排毒、净化、防暑降温、抗震、防噪等防护设置,能够有效降低粉尘、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