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管理>>正文

职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30日

  (二)职业危害预防教育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中有许多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和心理的。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吸收、蓄积、分布、排泄、作用方式、危害结局等简要的知识,正是职业危害教育的重要内容。

  1.常见的化学因素根据其性质可分为:

  (1)金属及类金属:如铅、四乙基铅、汞、锰、银、镉、锌、铬、砷、磷。

  (2)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汽油、甲醇、乙醇。

  (3)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胺、三硝基甲苯、联苯胺、萘胺。

  (4)刺激性气体及窒息性气体:氯气、氨气、光气、氯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

  (5)高分子化合物:丙烯腈、氯乙烯、氯丁二烯、八氟异丁烯、氟光气。

  (6)农药:有机磷农药(对硫磷、久效磷)、有机氮类(呋喃丹、西维因)、拟除虫菊酯类 (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7)粉尘:石英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各种有机尘。

  2.常见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气湿、高气流、热辐射、高气压。

  (2)噪声、振动。

  (3)电离辐射(Y、又射线)、非电离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

  3.常见的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

  (1)细菌:炭疽杆菌、布氏杆菌、霉菌。

  (2)病毒:森林脑炎病毒。

  (三)对缺乏医务照料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

  “缺乏医务照料的职业人群”指某些未包括在国家卫生服务范围内的职业人群,如农民、乡镇企业工人、未成年工人以及雇工等。

  1.农民  由于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的原因,农民所得到的医务照料远不及城市工人,但他们除了接触化学毒物(化肥、农药)、噪声、振动、异常气象条件(高温、寒冷、高湿)、太阳辐射外,还受农村特有的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如人畜共患疾病、破伤风、疟疾、丝虫病、出血热、血吸虫病、毒蛇及节肢动物咬伤等。同时,由于农村生产方式落后且场所分散,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进行成套的、规范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困难。

  2.乡镇企业工人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新生事物”的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并得以迅猛发展。强劲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劳动防护设施简陋或缺乏,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副效应,即严重的职业危害。

  (四)妇女职业卫生问题

  妇女由于身体结构的解剖生理特点,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有害作业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子宫下垂、子宫脱落、骨盆发育异常、流产、早产、月经失调、慢性肌肉关节劳损及骨关节病。妇女生殖功能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不仅可引起月经、妊娠功能障碍,并且还可累及至下一代。为了防止职业有害因素对妇女健康造成损害,首先工矿企业有责任使妇女了解其从事的作业中是否存在职业性有害的因素,使其尽量避免接触那些对其健康有害的因素,尤其是对生殖功能有害的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妇女职业卫生有关的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关妇女劳动保护的法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又相继颁布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和《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等行政法规。为保护劳动妇女的合法权益,应该让女职工了解相关的劳动保护法规,以达到保护促进劳动妇女健康的目的。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