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炼钢厂小扁坯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该生产线工艺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为有效预防、控制、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我们对其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分级调查。
1内容与方法
1.1 监测内容及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分类,对小扁坯生产线8个岗位进行分级,内容包括粉尘、噪声、高温及毒物。具体岗位及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1。表1 小扁坯生产线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略)
采样连续测定3天,每日上、下午各一次(高温除外)。每次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取样品不得少于3个,测试结果取其均值(噪声等物理因素测试结果除外)。
1.2分级方法 测定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生产性粉尘超标倍数。依据上述指标将粉尘作业岗位分为0、Ⅰ、Ⅱ、Ⅲ、Ⅳ五个级别[1]。测定等效连续A声级(Lw)、接噪时间对应的卫生标准时间(Ls),依据I=(Lw-Ls)/6计算I值,以指数范围分级,将噪声作业岗位分为0、Ⅰ、Ⅱ、Ⅲ,Ⅳ五个级别[2]。确定毒物危害程度级别、记录有毒作业时间、计算毒物浓度超标倍数,依据上述指标分别计算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有毒作业时间权数(L)、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按D×L×B确定有毒作业分级指数(C),以有毒作业分级指数C为依据,将有毒作业岗位分为0、Ⅰ、Ⅱ、Ⅲ、Ⅳ五个级别[3]。调查接触高温时间,计算WBGT指数(℃),将高温作业岗位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级别[4]。
2结果
对小扁坯生产线6个粉尘作业岗位的粉尘测定结果(mg/m3)分别为:喂丝机 7.04、大包平台7.66、中包平台6.28、副跨吊车4.43、中包准备区2.02、ZW-250搅拌机1.31,各岗位的粉尘浓度均未超标,分级结果均为0级。
对小扁坯生产线6个噪声作业岗位进行了分级,结果见表2。表2 噪声作业岗位分级结果(略)
本小扁坯生产线6个噪声作业岗位分级结果均为0级。
对小扁坯生产线6个高温作业岗位进行了分级,结果见表3。表3 高温作业岗位分级结果(略)由分级结果可见,6个作业岗位WBGT指数值均未超过25℃。但因本次测试季节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生产线无供暖设施,考虑到拉矫区、大包平台、中包平台黑球温度较高,如在夏季测试,预测应属于高温作业岗位,具体分级结果目前无法确定。
本次共对小扁坯生产线3个岗位2种毒物进行分级,结果见表4表4 有毒作业岗位分级结果(略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2种有毒物质均为Ⅱ级,且3个有毒作业岗位2种毒物的浓度均为超标,分级结果均为0级。
3 职业病防护设施情况
小扁坯生产线浇注平台操作岗位和拉矫切割区设置完善的防治热辐射的设施;连铸二冷室设有蒸汽排出装置,将其产生的大量蒸汽排出厂外;主厂房的屋盖设纵向和横向间断式采光及通风天窗;连铸机操作室、电器室、计算机房均设置空调系统(4台CFD-21W型冷暖风机);工人值班室、液压站、低压配电室等作业场所设有采暖、吊扇、壁式轴流换气扇,以实现防热防冻;浇注平台、中间包维修区、结晶器维修区等处设有移动式轴流风机(2×2000/1700m3/h)'可实现局部通风降温;水泵房仪表操作室设有隔音设施;小扁坯采用的动力设备(如风机、水泵)等均为节能低噪声设备,均采用减振降噪接头(如二冷室的排气风机等);设有完善的平台、低平设备吹扫、洒水点;作业人员均配备有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隔热服、防护面罩等。
4 建议
该生产线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通过本次职业危害分级表明其总体作业环境较好。但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保障劳动者的健康。(1)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及管理,保障其正常运转。(2)在炎热季节,为高温作业岗位的工人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得高于15℃。(3)一氧化碳、氟及氟化物属于高毒物品,按照国务院第352号令《实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要求,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进行定期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