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性检验中需要借助某些试剂(颗粒物或气体),通过检测或探测面罩内外部浓度,判断面罩能够将面罩外检测试剂浓度降低的倍数。以定性适合性检验为例,借助喷雾装置,将经过特殊配比诸如糖精(甜味)或苦味剂液体喷雾,在确认使用者能够尝到试剂味道的前提下,依靠使用者对检验喷雾的味觉,判断面罩内是否能够尝到喷雾,如果尝不到,一般可以判断面罩是否密合。如使用者在适合性检验中能够尝到味道,说明两种可能性,一是面罩型号不适合,二是面罩佩戴或调节方法不当。所以每次检验失败都提供第二次机会,通过调节头带松紧、面罩位置、鼻夹松紧等再重复检验。如果仍然有味道,说明该使用者应选择其它型号或品牌的防护面具了。定性适合性检验设备比较简便,实施比较方便。对需要使用全面罩的情况,需要依靠定量适合性检验来判断面罩的适合性,建议联系面罩供货商提供有关服务。根据GB/T 18664的要求,适合性检验应在首次使用一款呼吸防护面罩的时候做,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适合性检验应由提供呼吸防护用品的单位提供。
(四)个体防护装置配备
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进入现场的抢救人员一般是警察或消防队员。前者(警察)在我国没有配备防化学个体防护装置,所以他们的责任是将所观察到的情况转告给后者(消防队员)。在火灾的情况下,消防队员常规使用的“切断火源”或“隔绝火源”的装置是为了防火及增加热阻抗,在其它的有害气体、液体泄漏中,或化学性火灾中,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泄漏量,堵塞泄漏口等,因此,消防机构除应装备一定量的呼吸性防护,还应配备全身性的防护装备,可供其在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救援伤者,控制危险源的任务。
根据现今的形势,公安、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也要配备一定量的个体防护装置,以备需要现场调查采样时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中有防化部队,这支部队装备了数量较多的个体防护装置,其人员也都受过有关训练。防护作用能维持的时间可因个人的适应情况、活动水平、毒物的浓度及暴露途径而不同。
临床急救人员多需要拥有C级个体防护装置。对于治疗已经脱离污染的受害人的急救人员,其受害人所携带的毒物量不足以对其造成威胁的情况下,也需达到C级防护标准。
各级医院急诊科或门诊不仅接收在现场已经除去污染的病人,也接收自己来就诊没有经过去污染处理的病人。所以,医院急诊科要有专门的空间来对可疑带有污染物的患者进行洗消,同时,也要配备少量B级防护服装。
需要注意的是,C级防护所用的面具的过滤元件是需要定期更新的,超过时限的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每种过滤元件的防护时间不同,这和毒物的种类、浓度、使用者的活动情况等有关。对作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作业中使用的呼吸防护用品,为保证发挥最大防护性能,建议过滤元件一般作为一次性使用,可更换式面罩应在做到安全洗消后,允许重复使用。
作为应急响应预案,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对防护装备的管理,以及对需要使用防护装备人员的培训等,也是预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个人防护装备只有在正确使用和维护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防护作用。应该在防护装备配备后,组织所有使用者接受产品使用培训,在了解防护装备选择方法、防护功能和使用限制的前提下,做到正确和熟练使用。建议各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的机构,应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机制,规范各个环节,包括选择、购买、人员筛选、人员配备、使用培训、维护、洗消、废弃等,必要时,还应对需要进入危险现场的工作人员提供健康检查,一方面确定其使用防护用品的能力(对于SCBA和某些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对人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有要求),另一方面便于及时检测其健康状况,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