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卫生基础知识>>正文

砷化氢职业危害

  
评论: 更新日期:2009年12月15日

  砷化氢属高毒类,为某些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在职业接触多种金属(如锌、锡、锑、铅、铜等)矿石中常含有硫化砷。含砷矿石在冶炼、加工、储存过程中遇酸(硫酸、盐酸)、湿均可产生砷化氢。另外生产和使用乙炔生产合成染料,氰化法提炼金银等也可产生砷化氢。故中毒可见于多种行业,而以冶金工业最多见。

  急性砷化氢中毒临床表现:中毒的严重程度与吸入量有明显的关系;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数小时,起病急,依次出现急性溶血及急性肾功能损害为主的各种表现。常有头疼、头晕、乏力、四肢酸疼等,伴恶心、呕吐、腹疼、呼气中有大蒜臭味,溶血多在3小时内发生。有畏寒、发热、黄疸、尿呈暗红色(血尿)。重症患者多由于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砷化氢所致,半小时内发病,常以寒战、高烧、意识模糊、黄疸、尿呈酱油色、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明显异常,血清尿素氮、肌肝增高,此外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的钾释入血浆内,血钾迅速升高,而引起心肌损害,如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心博骤停、此为少尿期的主要死因。另外还可有肝脏病变、肺水肿、心力衰竭、酸中毒。

  由于砷化氢属生产性废气,中毒常猝不及防,很易造成漏诊、误诊。如在本次中毒事件中,最初发病的两例工人,均曾分别被误诊为“急性尿毒症,急性肝坏死”。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开始考虑可能是中毒问题,由当地防疫站协同厂方人员来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进行毒物检测。作者根据来人叙述的生产流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判定为砷化氢中毒,随即对其送来的血、尿标本进行检测,在13人份的血尿标本中有10人份的血、尿中砷含量均增高。为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中毒控制中心立即派人到出事现场,对在当地住院的中毒患者进行了检查,并提出急性砷化氢中毒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应以阻断或减轻血管内溶血及保护心、肾各重要器官功能为重点,具体措施:1 早期给予自由基清除剂,如谷胱肝肽、糖皮质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维生素c等。2 补液利尿,可给于速尿、甘露醇等药物,在有尿的基础上利尿,如患者明显少尿,或利尿效果不佳时,可早期应用血液透析。3 重症者可考虑给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有助于阻断急性肾衰的进展。4 输鲜血、吸氧可有助于改善症状;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减轻血红蛋白在肾小管的沉积,均可早期应用。对厂里所用的生产原料“氧化锌粉”(由铅冶炼后的废金属矿渣中提取)检测结果:氧化锌粉内砷含量为67.6mg/g。在生产流程中砷和硫酸作用产生砷化氢,根据现场毒物检测结果及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参照国家《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急性砷化氢中毒的诊断可以确立。

  由于砷化氢属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造成本病漏诊率、误诊率、死亡率均较高的“三高”特征,因此,本病防应重于治,搞好预防至关重要。凡可产生砷化氢的生产流程,应加强工业卫生管理,做好安全生产和防毒知识教育,严格遵守各种操作规程,针对本企业可能产生砷化氢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并严格执行才能防患于未然。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