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卫生基础知识>>正文

职业性哮喘的防治

  
评论: 更新日期:2010年05月31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据调查,国内哮喘的患病率为0.97%~5.29%.引起哮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因工作中吸入致喘物质引发的哮喘约占哮喘总人数的2%~15%.一些行业中哮喘发病人数非常高,如:铂冶炼工人中发生哮喘者高达40%,酶洗涤剂制造业中有10%~45%发生哮喘,谷物粉尘作业工人中2%~40%患哮喘。因工作吸入致喘物引起的支气管哮喘称职业性哮喘。

  一、常见致哮喘物

  职业性致喘物广泛分布于化工、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粘合剂、制药、纺织、印刷、油漆、颜料、照相、冶炼、电子、农药、家禽饲养、木材加工、印染、美容、皮毛加工等行业。

  至今已查明的职业性致喘物有200多种。我国2002年4月8日发布的《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7-2002)》中规定了5类职业性致喘物。

  1.异氰酸酯类: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MDI)、六甲撑二异氰酸酯(HDI)、萘二异氰酸酯(NDI)等。

  2.苯酐类:如邻苯二甲酸酐(PA)、1,2,4苯三酸酐(TMA)、四氯苯二酸酐(TCPA)等。

  3.多胺固化剂:如乙烯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

  4.铂复合盐。

  5.剑麻。

  二、临床表现

  一般讲,职业性哮喘常于第一次接触职业性致喘物后数周到数年后发生,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哮喘,大多发生于接触职业性致喘物1年左右;乙二胺哮喘平均75个月;铂哮喘发生于6~12个月;谷物哮喘在数年至数十年后发生。哮喘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轻者仅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两肺可闻哮鸣音,肺功能检查见FEV1降低。严重者有烦躁不安、心悸、明显呼吸困难、紫绀、大汗、两肺满布哮鸣音、肺通气功能明显受损等。

  三、诊断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GBZ57-2002)》中对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有明确的规定。首先规定了诊断对象仅限于从事上述5类致喘物工作的人员;诊断原则是根据确切的职业接触史及哮喘史,结合劳动卫生学与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哮喘或呼吸道疾患后,方可诊断。

  1.轻度哮喘:接触致喘物数月或数年后,出现胸闷、气短、发作性咳嗽、两肺哮鸣音,并伴有咳嗽、咳痰,脱离致喘物后,症状可在短期内得到缓解;再次接触后,可再发。并具备任何一项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有时哮喘表现不典型,但有气道反应增强的实验室指征(如乙酰甲胆碱或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具备任何一项特异性实验性指标异常。

  2.重度哮喘:在轻度哮喘基础上出现反复哮喘发作,具有明显的气道反应性表现,伴有肺气肿,并有持久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四、治疗

  职业性哮喘病因明确后,除采用支气管哮喘一般治疗原则外,首先应脱离原工作岗位,不再接触原致喘物质。一般讲,职业性哮喘患者脱离接触致喘物后,短期内症状即可缓解或消除。药物治疗可采用肾上腺素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叔丁喘宁等;黄嘌吟类,如茶碱、氨茶碱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地塞米松口服或注射;抗过敏药,如阿司米唑、氯雷他定、酮替芬等;抗胆碱药,如异丙托品气雾剂等。另外,根据病情需要做必要的对症治疗。

  五、预防

  职业性哮喘病因清楚后,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措施包括:致喘物质生产过程采用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严防致喘物质外泄,加强工作场所通风,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场所致喘物浓度;就业前做严格的体格检查,严格就业禁忌证,严禁有特异质及明显气道疾病者从事致喘物工作;定期对就业人员做好劳动保健,一旦发生哮喘,应及时调离工作和治疗;做好在岗培训与宣传工作,树立防护意识。

  六、愈后

  职业性哮喘患者,如能早期发现,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及时治疗,一般会好转或痊愈;但如继续接触致喘物质,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哮喘反复发作,最后可发展成慢性气道阻塞,从而引发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