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是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森林区特有的疾病,传播媒介是硬蜱。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5月上旬开始,6月上、中旬达到高峰,7月后则偶有发生。
本病主要见于与森林有关的人员,例如:森林调查队员、林业工人、筑路工人等。在林业工人中,采伐工和集材工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工种,其中,使用畜力(牛、马)的集材工发病率最高。林业工人多为男性青壮年,患者多为20~40岁青壮年男子。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也有长达1个月者。起病急剧,突发高热,可迅速到40。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特征者,多为重症。也有缓慢发病者,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此种表现为轻型。发热以稽留热为最常见。
神经系统症状以瘫痪、脑膜刺激特征及意识障碍为主。常出现颈部肌肉、肩胛肌及上肢肌瘫。
三、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是布鲁氏杆菌病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传染源以羊、牛、猪为主,主要由病畜传染给病人。
1.传染源
宿主的广泛性是布鲁氏杆菌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家畜羊、牛、猪,其他家畜牦牛、骆驼、马、狗,某些野生动物野兔、鼠、狐狸、狼和禽类等60多种动物为该菌属的宿主。其中,羊、牛、猪是人类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某些其他家畜,再次是某些野生动物和禽类。
2.传播途径和传播因素
传播途径:①接触感染,布鲁氏杆菌病通过黏膜、眼结膜和皮肤(尤其是破损皮肤)进入体内。接触感染为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以皮肤接触为主。②消化系统感染,布鲁氏杆菌病随着染菌食物通过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人体内。主要是食用污染的奶或奶制品而造成感染。③呼吸道感染,空气中含有布鲁氏杆菌病的飞沫、尘埃,随呼吸进入鼻内、鼻咽部、气管和肺泡,形成局部病灶或进一步进入血液造成全身感染。此为皮毛加工等企业中职业性感染该病的主要途径。
传播因素:带有布鲁氏杆菌病的各种污物及食物均可成为传播因素。①病畜流产物,菌随流产物排出体外,牧业人员如徒手处理流产物、剥羔皮或不洗手即拿食物等可通过皮肤或经口感染布鲁氏杆菌病。②病畜的乳及肉类、奶和奶制品可作为传播因素病畜肉及脏器是肉类加工企业中职业人员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的主要物质。③皮毛污染的尘埃及水源,疫区的皮毛往往是收购、加工职业人员的危险传播因素。例如,某厂靴皮工人中布鲁氏杆菌感染率达13%。病畜排泄物污染的水源、土壤等也可作为传播因素,经口腔及呼吸道使人感染。
3.症状
发热是布鲁氏杆菌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发热可分为四型,即波状热型、间歇热型、弛张热型和长期微热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在高热时神智清醒,待体温下降后自觉症状加重。多汗,汗液有特殊酸味。骨关节与肌肉疼痛,以髋、膝、踝、肩为重;尤以骶髋关节较明显。多发生神经炎,多见于大神经,以坐骨神经最为多见。男性患者常见睾丸炎、副睾丸炎,女性患者有时发生输卵管炎、卵巢炎,也可引起布鲁氏杆菌病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