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卫生基础知识>>正文

易燃液体的危害及防治——乙醚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7月19日

  局醚又称二乙(基)醚,是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相当爽快的特殊气味,极易挥发。由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30~140℃制得。
    分子式:C2H5OC2H5。相对分子质量:74.12。熔点:-116.2℃。沸点:34.6℃。闪点:-45℃。自燃温度:160℃。饱和蒸气压:58.92kPa(20℃)。相对密度(水=1):0.71,相对密度(空气=1):2.56。临界温度:194℃,临界压力:3.61Mpa。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爆炸极限为1.9%~36.5%(体积分数)。燃烧热2748.4kJ/lom。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货物编号:31026,UN编号:1155,CAS号:60-29-7。
    主要用途  用作溶剂,可溶解脂肪、脂肪酸、蜡及大多数树脂;在生产无烟火药、火棉胶和照相软片时,它与乙醇混合用于溶解硝酸纤维素,在医药上用作吸人性麻醉剂。
    健康危害表现  乙醚主要用作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减少、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急性接触后有头痛、呼吸道刺激、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症状。液体和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刺激性。
    长期吸人较低浓度的乙醚,有头痛、头晕、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使皮肤干燥,发生皲裂。
    急救措施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液体溅入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预防措施  生产过程密闭,隔离操作,全面通风。
    中国卫生标准(TWA):300mg/m3。空气中浓度超标时,要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品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要求包装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不宜大量久存。应与氧化剂、氟、氯等分开存放。包装瓶灌装要适量,应留有5%的空容积,以防受热内压增大,酿成容器破裂事故。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
    一旦发生泄漏,应迅速疏散污染区内人员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空气呼吸器。切断火源,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