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卫生基础知识>>正文

外照射防护与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6月15日

 内外照射的特点

 

 

照射方式

辐射源类型

危害方式

常见致电离粒子

照射特点

内照射

多见开放源

电离、化学毒性

αβ

持续

外照射

多见封闭源

电离

高能β、质子、gXn

间断

 

  §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尽量减少或避免射线从外部对人体的照射,使之所受照射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

  外照射防护三要素:

  时间:累积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措施:充分准备,减少受照时间

  距离:剂量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点源)。措施:远距离操作;任何源不能直接用手操作;注意β射线防护。

  屏蔽:措施:设置屏蔽体。屏蔽材料和厚度的选择:辐射源的类型、射线能量、活度;在进行屏蔽防护时,应考虑屏蔽设计、屏蔽方式及屏蔽材料等问题。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阻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在最优化原则的范围内,使摄入量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的途径有三种,即放射性核素经由(1)食入、(2)吸入、(3)皮肤(完好的或伤口)进入体内,从而造成放射性核素的体内污染。下图概括了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的途径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方法是“包容、隔离”和“净化、稀释”,以及“遵守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在开放型放射操作中,“包容、隔离”和“净化、稀释”往往是联合使用。如在高毒性放射操作中,要在密闭手套箱中进行,把放射性物质包容在一定范围内,以限制可能被污染的体积和表面。同时要在操作的场所进行通风,把工作场所中可能被污染的空气通过过滤净化经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得到稀释,从而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浓度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