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职业卫生>> 卫生基础知识>>正文

什么是职业病?

  
评论: 更新日期:2024年10月12日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不同的岗位,其职业病危害因素不同,罹患职业病也就不同。只有在《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里面提及的病,才是法定职业病。

image003.png

这一点要跟工作有关性疾病区分,工作有关性疾病没有一个法定的定义,一般认为:

工作有关性疾病是指发生在职业人群中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在普通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发病率。

工作有关性疾病与职业病相比,具有三个特点:

①职业因素是该病发生和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直接因素;

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的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的病情;

③通过控制和改善劳动条件,可使所患工作性有关疾病得到控制或缓解。

常见的工作有关性疾病有:

1、慢性非特异性呼吸道疾患: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吸烟、呼吸道反复感染、作业场所空气污染和不良的气象条件,常为此病的病因或诱发因素。

2、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长期接触噪声、高温会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高度精神紧张的作业、低温寒冷作业、噪声作业可诱发冠心病。

3、消化系统疾病:如高温作业时,由于出汗散热等需要,消化系统血流减少,消化液分泌减弱、胃肠道收缩蠕动减弱等因素均可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导致胃肠道疾患增多,且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精神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者也会因为神经功能紊乱等原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4、骨骼及软组织损伤:如颈肩痛,腰背痛等。常见于建筑、煤矿工人等重体力劳动者中。主要由于外伤、负重、工作姿势不良及不良气象条件等因素引起。

5、行为(精神)和身心的疾病: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疾病,工作场所和家庭环境是不良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来源,如精神焦虑、神经衰弱综合征等。这类疾病常由于工作繁重、各种类型的职业紧张、夜班工作、饮食饮酒过量等因素引起。有时由于对某一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恐惧心理,而致心理效应和器官功能失调。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