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事故报告
迅速准确地上报各类事故情况,有利于上级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恰当的对策,把事故损失和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HSE
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迅速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火灾事故应先报火警。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逐级归口上报。并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造成的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最快捷的方式上报集团公司HSE管理部门。地方ZF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有规定要求报告的事故,事故单位应按规定报告。
4、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的原则:
(1)分级负责原则
一般事故由企业组织调查;重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参与调查;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会同地方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2)行(专)业负责原则
事故调查要按行(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安全、技术、劳资、工会、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织进行。
5、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是强化全体职工HSE意识和责任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的责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6、事故预防
在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三)理解要点
1、树立“零事故”思想。通过我们科学有效的HSE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2、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各企业应制定严厉的事故处理和考核细则,加强事故处理及监督考核工作。
3、认真吸取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各企业应建立一套收集外单位事故信息,分析本单位
的程序,以便利用别人的教训,促进自己的管理。
4、将承包商的事故与业主的管理相联系。各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则要在帮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时,认真检讨自己在HSE管理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失误,以便作出改进。
5、以事故为契机,审核HSE
的有效性。当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由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对本单位的HSE
,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要建立纠正措施和跟踪制度。并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HSE
,实现可持续改进和动态循环。
6、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公司应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程序,所制定的管理程序应保证能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订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一)审核
1、目的和作用
公司和直属企业在HSE
运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改进的机制,则会因问题的不断出现而导致体系运作的日趋困难,或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说,有效的内部审核是克服企业内部惰性、促进体系动作的动力。
内部审核可做到正确地了解、掌握基层状况,特别是有助于发现隐患、评定优劣、改进管理。此外,对于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企业而言,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早整改,为通过审核扫清障碍。
2、主要内容
HSE
审核的内容通常包括:HSE
的要素和活动是否有效实施;在履行HSE方针、实现HSE目标和HSE量化指标过程中,HSE
的有效性;HSE
与有关法规的符合性。
3、理解要点
HSE
审核是基本的类型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第一方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体系[FS:PAGE]、程序和活动进行的一种审核,目的是验证体系是否按标准要求有效地运行。第二方审核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开展的审核,又称供方审核。第三方审核是指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的一个经过注册的、公正的、能胜任的审核机构所进行的审核。实施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认可,授予了其可从事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资格,且已注册,否则是不具备第三方审核认证资格的。
内部审核通常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年度计划进行,至少一年一次。对各部门的审核频次可依据其危险性、工艺复杂性。重要程度等来决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往往需追加审核:发生了HSE事故;相关方有严重抱怨;企业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HSE方针、目标、危险因素、生产工艺及作业现场等有较大变更。
内部审核的过程为:建立内部审核的组织机构、人员与资源的配置,以及职责、权力的明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任命管理者代表;按照年度审核计划,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具体审核。
审核程序分为审核前准备、实施审核和审核后处理三个阶段。审核前要明确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时间、方式及准则等,组建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准备审核所需资料;实施审核要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宣布审核结果;审核后处理主要编写审核报告和跟踪审核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