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概念
①职业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
(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管理模式,与ISO9000(质量
标准)、ISO14000(环境
标准)等标准体系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方法。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职业健康安全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于2001年颁布了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
规范》,并于2011年修订颁布了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
要求》。职业健康安全
是以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为基础,突出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责任,强调了全员参与,以及全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原则,具有系统化、程序化、文件化以及三级监控(绩效监视与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可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
②安全生产标准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将标准量化引入安全生产,是企业标准化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安全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涵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从建章立制、改善现场设备设施状况、规范作业人员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企业实现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促进企业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设备本质安全程度,加强人员安全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使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足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拓展、规范和提升。
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是各行业企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核心依据,对达标分级等考评办法进行了统一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专业针对性很强,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安全生产标准。目前,涉及的行业主要有:工贸、电力、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烟花爆竹、煤矿、冶金、机械等。
2 不同点
①不同点1
职业健康安全
采取自愿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采取强制原则。
职业健康安全
是通过周而复始地进行PDCA循环,即“计划、行动、监察、改进”活动,使体系功能不断加强。要求组织在实施管理时始终保持持续改进意识,对职业健康
进行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实现预防、控制人身及健康伤害的目标。组织是否实施GB/T 28001—2011,是否进行职业健康安全
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意愿。
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具有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并通过实施严格管理,使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使生产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从业人员对自身安全和文明生产的愿望。2004年,国务院在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要求,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机械等行业领域均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明确指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
②不同点2
职业健康安全
是管理方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管理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
是一套企业管理的行为和程序,表达了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伞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是与质量
、环境
并列的
之一,与组织的其他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标准,分为基础管理评价、现场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3部分,对每项管理活动、每台设备、每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据此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生产标准。
③不同点3
职业健康安全
对认证没有强制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对认证有强制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
适用于所有行业,旨在使组织能够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提升绩效,并未提出具体的绩效准则,也未作出设计
的具体规定,即无论这个企业是否为事故多发、频发企业,都可以建立职业健康安全
。要求职业健康安全
认证的主体可以是一个组织或组织中的某个单元,并未强制要求认证主体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职业健康安全
认证是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下进行的,若组织不需要获得第三方评审认证,可以依据GB/T 28001—2011进行职业健康安伞
的建立和自我评价,而不一定获取认证证书。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
是由第三方评审认证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了适用于各类型企业的行业标准,从开始的基础行业标准,逐渐补充完善延伸到各行各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采用百分制考核,分为三个等级:得分≥90分的为一级;75≤得分<90的为二级;60≤得分<75的为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强制性的标准,要求企业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通过该行业的安伞生产标准化评审,并经专门机构评审,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方可通过。
④不同点4
职业健康安全
侧重体系文件建设,安伞生产标准化侧重现场设备设施达标。
职业健康安全
需要有体系文件进行支撑,体系中各个要素需要体系文件作为管理和支撑基础,如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获取等。需要建立职业健康
的组织应在内部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等)在内的3个层级的体系文件,而且对管理文件和记录的管理也有一定的要求。虽然职业健康安全
没有对管理手册的编制进行强制要求,但是关于职能的归属、管理者代表的任命、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表述等都需要管理手册来描述。因此,体系文件的建设菲常关键,也体现了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要达到绩效的期望值。
安全生产标准化注重的是现场设备设施的达标,体系文件建设虽然是达标的一部分,但占比很小,关键是现场设备设施是否达标。
⑤不同点5
职业健康安全
重点关注的是人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生产标准化关注的是与安全有关的人、财、物。
对人的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是职业健康安全
的目标和重点,以人为本,从关注人的安全扩展到关注人的健康,即从关注职业病发展到关注职业伤害,从关注人的行为健康发展到关注人的心理健康。
安全生产标准化关注安全的各个方面:人的伤害,物的损耗,财产的损失,只要是与安全相关的损害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所关注的。
3 相同点
①相同点l
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以及动态管理。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
是企业安全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是安全管理从事后查处的被动型管理向事前预防的主动型管理转变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
,利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科学方法和动态管理,可进一步明确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通过持续改进,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和整改,降低职业安全风险,不断改善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将企业的有限资源合理利用在风险高、较高的地方。
安全生产标准化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以及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从源头上加强对职业风险的管理,采用动态管理方式,降低事故事件的发生概率,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侧重现场设备设施达标,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涉及安全生产的所有方面,提出了具体和翔实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为安全管理设定了清晰的界限和严格的标准。
②相同点2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我国已建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对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障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案,对落实企业责任、强化政府监管、加大惩戒力度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考评条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以及与安全健康有关的规定编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就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基础,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法制范畴。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预测、衡量生产活动安全性、规范性、科学性的依据,是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最基本保障。
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也是职业健康安全
的基本要求,组织通过管理、运行控制等活动确保满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并对遵守情况进行监督,这与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的意图完全吻合。
4 联系
①适范围不断融合和补充。职业健康安全
是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基础制定的,具有国际性,自愿性强,适用于各个行业,是一种模式和方法,更加强调事前控制和过程管理,对效果并没有具体要求,开放程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我国经过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的成熟的安全生产管理手段,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对安全生产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不同行业的安伞标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跨行业进行评审的难度较大。在评审的基础管理评审、设备设施安全评审、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审3部分中,基础管理评审是较为通用的部分,而其他两项评审的行业差别比较大。因此,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中,应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当跨行业评审认证时,对专家的经验和安全技术水平要求更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更多地注重结论和结果,以最终实际情况判定是否达标,各行业之间兼容性小。
相比之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比较严格、强制和注重实际效果的。职业健康安全
比较灵活,开放,非强制和注重过程。职业健康安全
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互相补充,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弥补各自缺陷,发挥优势,为现代企业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开拓思路。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
的核心和基础,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当于职业健康安全
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提升提供方法和手段,使职业健康安全
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职业健康安全
的有效运行。
②主动和被动相互依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学理论中,常将被管理人分为两种:理想化的人、需要被动约束的非理想化的人。理想化的人个人能动性比较高,能自觉自愿完成任务;非理想化的人需要法律和制度约束,不加强管理就会出现违规行为。职业健康安全
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也体现了这两种特征。
职业健康安全
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基础,把体系要求自觉与实际工作进行衔接,以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主动积极地不断寻找最佳的安全管理手段,实现安全最优,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外部因素的干预和压力,完全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安全生产标准化被动性强,是以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底限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在某个区域或评价范围甚至可以达到相对的满分。但是一旦不达标,就会被一票否决,停业或停产。
对于一个企业,应首先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一基础性要求,在这个基础上,采用职业健康安全
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动态的安全管理,对现有及未来的隐患主动地控制,实现真正的安全无忧,这才是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③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工作内容大部分是相通的。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伞生产标准化是强制实施的,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是推荐实施的。因此,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开展工作并接受评审,若该危险化学品企业还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第三方评审认证,要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管理,相互补充。
对于一些相冲突的内容,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为准。例如,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危险源辨识、评价是通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衡量的,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评价是通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评价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并不矛盾,只不过辨识评价方法略有不同,而且过程都是事先将危害识别并加以评价,并提前制定预防措施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可直接采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价方法。因此,无论是否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
的企业,都应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一些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
并运行多年的企业,有些安全管理手段并未有效运行,出现了认证与实际运行“两层皮”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为认证而认证;二是人员能力和素质还不能满足职业健康安全
的要求。真正做到职业健康安全
有效运行的企业,其安全管理水平应能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即能达到可直接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的安全管理水平。否则,应有针对性地解决“两层皮”问题。具体作法:在安全管理制度等软件方面可以在职业健康安全
原有
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做到管理标准化;在现场运行方面,对照相应专业评定标准,进一步达到操作标准化、现场标准化的要求,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职业健康安全
有效融合,成为一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系统。
对于管理标准较多的企业,要注意各类标准的相互融合,相互弥补,尽量减少多体系形成大量文件和繁杂的流程,理清脉络,取长补短,既做到全面系统,又要互相兼顾,有效地避免“两层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