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中国企业500强,世界500强企业。这些都是一张张代表实力的企业名片。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该靠什么体现施工水平?靠什么支撑市场经营?靠什么提升企业绩绩?打造什么样的企业名片呢?这便是我想引入的一张属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名片,不亚于以上任何一张名片,即“企业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一、为什么要推行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推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实施分类指导、分级监管,有利于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力度和监管水平。
(一)国家政策背景。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提出“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各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国务院多次颁布通知要求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在企业生产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工程。
2011年,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具体的要求、目标任务、实施办法和工作要求。
2014年7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建质[2014]111号)。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随后8月底新版《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加入: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成为企业的法定职责。
今年年初,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出安全生产“一企一策”工作指引。鼓励企业在全面对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基础上,持续自我评估、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安全生产企业标准,切实消除安全生产盲区漏洞。
(二)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1.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防范事故发生和免受责任追究的最有效办法。 任务不稳定、环境复杂、人员多变等,这些一直是施工管理的难点。对于很多施工企业来说,还缺乏固定的项目实施队伍。实施单位不同,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就不同,这就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不一,不成体系。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可以从规范项目施工的“人、机、环境”安全三要素入手,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制度约束。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促进现场各类隐患的排查治理,从而达到有效遏制和防范事故发生,免受责任追究的目的。
2.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生产责任从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开始,逐一落实到每个从业人员、每个操作岗位。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真正落实企业作为安全生产主体的责任,保证项目安全生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3.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是夯实基础、狠抓落实的治本之策,是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根本保证。
有的项目安全管理停留在“现象安全”层面,用止痛药治头痛,治标不治本。安全管理比较被动,安全员就像是救火队员,扑在现场四处灭火,很辛苦,效果却不理想。安全生产标准化强调从源头出发,从现场开始,积累措施,建立清单,实行清单化管理,逐一控制直至清除毒瘤,从根本上、本质上解决问题。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4.开展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能够增强企业承建工程的辨识度,提升企业形象。 建立统一的安全生产施工标准,对所辖的项目进行统一的要求。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项目入场的前置条件,不管是哪一个队伍进场,都依照标准进行项目策划,建设统一的、标准的安全生产设施。这样不但能够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也能够提升企业承建工程的辨识度,宣扬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安全管理的迫切需要 1.提供了项目管理模板 项目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的最底层管理机构。企业逐步发展,一级管理机构不能完成对所有项目的管理,必然要建立二级、三级甚至四级管理机构。管理链太长,企业管理者精力有限,一线项目部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不能频繁的沟通交流。这些安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还要经过判断、选择、决策、反馈等步骤,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项目安全管理效率低下,项目实际安全生产现状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举个例子,项目危大工程安全管理。项目部有哪些危大工程?该怎样采取防护措施?该怎样监控量测?该怎么进行监督管理?危大工程失稳失控了应该怎么办?企业有经验的专家很多,但不能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项目部的人员了解情况,但得不到及时的技术支持。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全管理模板,让项目的管理人员清楚遇到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利用标准化模型来指导项目一线的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将优质的安全施工经验总结成安全管理标准化模板。各个项目便能依照模板进行安全生产建设,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复制。各级安全管理机构也可以对标安全模板进行管理,统一管理要求,使安全生产再变成单级管理。有了统一的安全生产标准,各级管理机构还可以进行横向、纵向交叉的管理和监督,减轻企业领导层的管理压力。
2.明确了项目管理内容 安全生产标准确定了项目安全管理的具体内容,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定位,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快速的进入项目安全管理角色。按标准办事,有明确的方向,有明确的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一岗双责,党政同责”。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甚至是项目经理,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应该管哪些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安全管理中扮演怎样的角色。项目上都有这样的现象,涉及安全的问题,一律安排安全员去处理,安全员成了施工员、技术员、资料员、采购员、综合管理员等等,而安全员的七条法定职责却无法履行到位,因为自己怎么监督自己呢?一个项目的深基坑施工未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支护,当检查人员现场提出这个问题以后,项目技术负责人态度很诚恳、然后转过头义正言辞的把安全员批了一顿,理由是安全员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员肯定有失职的地方,但是仅仅是安全员的问题吗?项目最清楚施工方案内容的人应该是谁?最应该督促现场按照方案施工得人应该是谁?承担项目技术管理责任又应该是谁呢?
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还能减轻人员变动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项目出现人员变动,特别是关键岗位的人员变动,整个 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建筑施工行业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行业,这方面的影响尤其严重。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项目自成一派,管理流程、权责分配,管辖范围都不一样,新上任人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导致管理效率降低。
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容 推翻常规思维,拆散经验管理,既需要标新立异,又需要整齐划一。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目标是让参与的每一个人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将人治思想转变为法治思想,施工管理不能因某一个人的意志而变化,而是依照科学的规律,集体的智慧进行。
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有哪些内容呢?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特点,通过对《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消防法》等法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基本规范》、《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市政工程安全施工检查标准》等标准规范的分析了解,我认为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现场作业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和现场设施标准化。
(一)现场作业标准化 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通过作业标准化,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有利于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象。现场作业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可以有效的预防控制风险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企业建立作业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标准化作业的管理要求、管理流程,通过对人、机、料、方法、环境的统一要求,实行现场作业标准化。企业集合国家行业施工质量安全规范,根据工程专业类别,建立企业级作业指导手则库。企业级作业指导手册库应涵盖企业涉及的所有专业施工,内容详细,起到标准引导作用。
要求项目部结合工程概况和设计要求,从企业级作业指导手册库内选取合适的内容,建立项目部级作业指导手册。作业指导手册应作为项目施工方案编制的基础,用于规范现场施工。项目作业指导手册除了留在纸上,挂在墙上,还应转化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册,用于宣传、教育和交底。
(二)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 参考项目标准化考评内容进行项目建设,对现场安全生产标准进行精细化,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由企业建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标准,项目依照标准进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标准既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又不能低于行业要求。
1.建立岗责标准 统一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统一机构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部门机构设定标准化,岗位设定标准化,定员定岗、定岗定责,项目各部门及人员岗责清晰,能落实到有关部门和责任人。企业统一发布项目部组建书、关键岗位任命书和授权书,并和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和目标责任书。
项目部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事故隐患分析会、安全检查反馈会等机构,确定机构的管理内容、流程、生命期等细节。根据企业岗位标准,组建安全管理执行机构,确定安全负责人(企业任命),安全工程师岗(安全技术岗)、安全管理员、群众监督员等岗位人员。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项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进行全员岗责覆盖,在设置项目管理岗位时,应同时确定该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 建立健全从项目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工人,覆盖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据“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应避免与安全工作可能造成冲突的岗位分管安全。
加强协作单位的岗责管理,要求协作单位配备合格的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员,现场以班组为单位配备兼职安全员,明确现场兼职安全员职责并纳入项目安全管理。
2.建立技术管理标准 项目技术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支撑,施工方案、风险源管理、应急管理、施工机具的选择、安全防护、材料设备的性能验收、包括现场作业标准化等等,这些都和项目技术管理密不可分,并决定着项目安全生产的成败。
项目建立统一的施工方案编、审、批流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的应按要求组织专家论证。项目活动进行技术管理全覆盖,所有作业活动都有对应的方案或指导手册。分阶段进行项目危险源识别与研判,制定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进行项目施工场地、设施的规划,规划应满足绿色施工、消防、环保及标准化要求。
加强技术管理在施工中的主导地位,让方案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应让技术能真正指导现场施工。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技术检查,确定现场能按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组织专项安全技术检查。及时制定技术措施,排除现场安全隐患。
项目部所有的材料、设施、设备使用前,均进行安全技术验收,确保使用功能及安全防护设施满足施工要求。工程重要部位、环节组织安全技术条件验收,满足质量和安全要求后才能允许进行下一步施工。
3.建立安全交底标准 安全技术交底除了施工方案交底,还包括危险因素交底、操作规程交底、安全生产管理交底、应急措施交底(演练)以及结合施工作业场所、特点、工序的生产交底等内容。安全交底必须在工序施工前进行,一般分级进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视交底内容、交底级别的不同而不同。“危大工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直接交底。
安全交底要杜绝形式化,要利用好这一工具,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场管理难度大,工人不按要求操作,安全意识差等,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安全交底不到位造成的。我们现场很多工人大多都是流动作战的农民工,干过很多项目,或多或少会把其他项目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带到我们的项目上来。要想管理好这些工人,首先得让其清楚我们项目的管理要求。只有通过统一并且是接地气的安全交底,才能把我们的要求传达到位。
4.建立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标准 安全管理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明确检查周期、检查方式、检查内容和参加人员。
安全检查应分三个层次:一是以日常巡查,一般是安全生产部门主导,目的是了解现场安全现状,纠正现场不安全的行为;二是专项检查,一般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针对某一专项进行系统的检查,查方案执行、查组织机构、查人员思想、查管理制度、查材料设备、查防护设施、查隐患处理,找出安全漏洞,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措施,解决问题。三是周期检查、季节性检查和节假日检查,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各部门人员参与,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检查应从细从严,应反映出项目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检查结束后应组织安全会议,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逐一梳理,按照“五定”原则进行处理。
对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识别、评估,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通过隐患排查,督促防范措施的落实。推行“有罪论”安全隐患管理,将安全隐患当做事故来对待,建立安全隐患处理流程。发现重大隐患应召开隐患分析会,并进行追责处理。
5.建立安全学习教育标准 重视入场人员三级教育。现场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外人非允许不得进入施工场地。新入场工人,应进行提供身份证明、体检合格证明、相关作业证书,建档后由人力部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交底。接受入场教育并考核通过后配发作业证,作业证是现场工人的身份证明,无作业证不得进入施工场地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应纳入统一管理,考核合格后经批准入场,持证上岗。
建立班组班前活动、安全周例会、安全自检互检、定期 等管理制度,明确内容和流程,并监督执行到位。教育内容应结合项目实际,应传输企业及项目安全制度、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内容,不能形式化,资料化。
重视 和学习,坚持做到安全简报一周一学、安全案列一周一讲、安全规定一周一学、安全工作一周一评。通过安全会议、宣传栏、培训等形式,将项目部安全管理思想有效的传达到项目的每一个人。
6.建立安全应急及事故处理标准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综合系统,制定应急综合管理制度。建立从企业到项目部多级应急救援组织,明确各岗位的应急职责,提升应急备战能力。通过企业一级的牵头,将项目部一级的安全管理纳入企业应急管理系统,达到联动效应,也对下级管理机构起到监督作用。
项目经理为事故处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部按要求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明确报告流程。组建项目事故应急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定期演练,能提升事故应急能力,配合企业及应急机构开展应急救援。
重视事后教育,发生在身边的事故能让人印象深刻,警示作用更强。建立安全事故处理运行机制,分析行业内发生的安全事故,吸取事故教训,开展 ,制定防范措施,避免同类事故在项目上发生。
7.建立劳务队伍管理标准 劳务队伍应从合格劳务队伍库中抽取,企业应每年进行在册劳务队伍考评,不合格的队伍应清理出库。建立劳务队伍入场审核机制,应核实劳务队伍相关安全资质、业绩、人员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对于违规吸收非劳务队伍的行为,应进行处罚。
建立劳务人员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参照项目经理积分考评规则对工人进行安全积分考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积分不达标的工人应进行劝退处理。安全意识好,安全积分高的工人,可以给予奖励,推荐为群众安全监管员。群众安全监管员除本职劳动报酬外,应有相应的安全监管报酬。
8.建立安全防护管理标准 安全防护包括施工过程防护(脚手架)、施工环境防护(临边洞口)、个人防护、机电设备防护、建筑成品防护、交通安全防护等内容。
安全防护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防线,安全防护不到位,极易出现生产安全事故。安全防护应建立安全防护组织机构,明确管理流程,将安全防护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安全防护应符合相关标准,建立安全防护作业标准化。
凡是涉及安全防护设施、防护用品及相关的设备、材料。均应进行安全准入验收制度,由安全、生产、技术等专业人员组织验收,未验收通过的,不得进行下一步施工或投入使用。
对于过程中需要临时拆除安全防护设施的情况,需要得到安全管理部门的允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9.建立安全生产智慧化管理标准 企业应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先进技术,建立安全生产智慧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与安全管理进行融合,有效监控和管理现场安全生产,发挥信息化管理的数据支撑、专业支撑、功能支撑、管理支撑等作用。
目前较成熟的技术有:
① 模块化设施,包括临时建筑模块化,临时道路模块化等。
② BIM技术运用:模拟场地布置,模拟建筑效果图。
③ 安全体验馆:实体安全体验馆,VR虚拟安全体验馆。
④ 视频监控。
⑤ 监测:危险源监测,环境监测。
⑥ 人员管理:人员进出场管理,人员定位,安全积分管理。
企业应牵头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选择有实力的信息化企业进行合作,各项目部按要求落实。
10.建立安全监督管理标准 安全监督是指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管理。没有监督的标准化都是空谈。安全监督应建立督查大纲: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领导、查违章、查隐患、查记录。
安全监督主要体现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安全监督应主要体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安全生产督查,对标对表检查,确保项目安全生产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在提升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以项目为窗口展现企业优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安全技术支持,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专家组,攻坚克难,帮助项目部进行隐患排查及重难隐患处理,帮助项目部解决安全管理方面的难题。了解企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总结,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三)现场设施标准化 现场设施分为绿色文明施工设施、施工生产设施、办公生活设施和其他设施。绿色文明施工设施主要是指涉及安全保卫、职业健康、环境卫生以及消防相关的设施,具体包括项目施工围挡、大门、门岗、对外宣传板、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消防通道、消防管道等。施工生产设施主要是指在施工现场因安全生产所需建设设施,包括 体验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临时用电设施、起重吊装设施、施工设备以及现场标识标牌等。办公生活设施是指办公区和生活区涉及的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盥洗室、晾晒区、宣传栏等相关设施。其他设施指以上三方面以外的设施。
企业对现场设施进行统一设计,建立设施配置标准。一是对现场设施的配置内容做出标准化要求,比如办公区应配置办公室、会议室、厕所、阅览室;施工大门处应有门岗、智能识别系统、安全体验中心、 平台等。二是对现场配置设施自身参数做出标准化要求,比如生产区隔离栏杆、排水沟的外观基本要求;围挡、施工大门的尺寸、形状、色彩等要求。三是对现场设施的位置、数量等做出标准化要求,比如临时用电的布置、生产设备的布置、加工区的布置。
三、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 (一)坚持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这一底线不动摇 坚持底线不动摇,言行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这需要将项目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不能像一些包工队一样,只考虑挣钱,只要利润,其他皆可抛。“安全第一”是施工企业的底线,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做好施工管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安全第一,应该有更高要求,应该把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底线。
一家企业领导告诉自己的新员工,我们要以满足客户需求,做好服务为底线。事实上,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是:客户需求是个无底洞,不能纵容!这名员工也经常因为过于关注客户需求而受到批评。后来这名员工终于“醒悟”了,原来这家企业的底线并不是满足客户需求,而是要满足领导要求。当然我并不是要强调“客户一定是上帝”,我想说的是既然提出了客户第一的底线,就要坚持,不然,这就是一句空话。言行不一致,这会导致企业的公信力降低。领导带头不践行企业战略文化,打造企业名片,那么员工能坚持下去吗?
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动摇。不但要说,还得做,还得监督执行。只有领导坚持底线,下属的执行力才会坚决有效果,领导的坚持,就是对下属最好的支持。一旦领导作出了让步,哪怕是一件事,下属就会怀疑:是不是底线不对?是不是要求太高了?然后谨慎行事,摸索出领导坚持的“实际的第一位”。因为一直以来,高度融合领导者的思想是打工人的一条生存法则。
(二)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 1.全员参与 标准化建设虽然是项目管理内容,但仅仅靠项目部是不够的,管理力度不足,也缺乏引导和监督机构。标准化建设应提升到企业管理层次,企业应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机构,项目部履行执行机构职责。
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细。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仅是安全管理内容,也是生产、技术、财务、合同、人员管理内容。举个例子: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设施,就不符合生产管理要求、也不符合技术管理要求、更不符合合同管理要求,当然肯定也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我们负责生产、技术、合同等管理人员都应有对应的安全管理职责,生产的去现场,看见护栏设置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管不管?该怎么管?管技术的、管质量的看见了,又该怎么管?我觉得这些就是各个专业部门应该纳入并解决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内容。
安全管理分为企业领导代表的决策层,项目团队代表的管理层和一线工人代表的操作层。分包队伍的出现,减轻了企业人员管理的压力,也使得操作层脱离了管理层的直接控制。由于劳务单位在项目部缺乏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导致项目管理出现断层,一线操作人员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参与度不够。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必须下沉到操作层,加强操作层的安全生产参与度。一是宣传要到达操作层,定期开展班组 ,传达管理思想,在生活区建立告示板,公布管理制度,奖罚决定等信息等;二是指令要到达操作层,建立班组一级指令传输通道,项目指令直接传达到每一名操作人员,操作层应是项目管理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三是管理要到达操作层,建立班组直管机构,进行班组管理,对每一名操作人员进行管理,对操作人员实行积分淘汰制。
2.坚持全过程参与 重视前期策划。新项目开工前,企业组织各工程、技术、安全、合同等部门人员成立项目策划小组,入场进行项目全期策划,对项目的组建、运行提出标准化要求,并制定详细的策划方案。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团队应严格按照策划方案进行项目建设。保持企业与项目部的有效沟通,积极反应建设过程中的情况。
企业应定期组织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和考评,奖优罚劣,确保各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满足企业要求。
项目完工阶段,企业应派出团队协助项目管理团队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总结,将优秀的成果纳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并在新项目中推广。
(三) 坚持重视人才管理 重视人员培养,企业应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准入门槛,吸收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建立高质量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技术管理人员应该有一定的人才梯度,有一定的富余量,这样企业才建立备岗补缺和竞争淘汰机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长此下去,就容易缺乏活性,变成一潭死水。
我们安全生产管理人才缺口很大,缺能发现问题的人,更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建议加强人员纵向联系,项目各专业负责人应该在企业对应部门有任职锻炼的经历,一方面可以充实部门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企业保持一致。
(四)坚持制度管理,根除“小朝廷”怪象 有不少人比较习惯人治管理。认为只要选对了人,项目就能够管理好。优秀的人员确实能有优秀的管理输出。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我们的项目管理五花八门,不能统一。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思想不同,习惯不同,甚至于三观都不同,对企业管理思想的理解自然不同。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企业文化,只能向外界发出一个声音。不管你来自哪里,既然代表了企业,就只能按企业的要求来管理项目。如果大家都在自我发声,都在突显个性,这样的项目管理只会让人觉得乱,无章法。
安全管理最危险的现象之一就是“留情面,打招呼”,这样导致执法不彻底,不到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安全检查、安全督改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标准化推行不严格,要求不到位,有的人就会心存幻想,围着督查人员“说情讨饶”。严格执行制度化管理,按章办事,“有心人”就没有了可乘之机。这样既增强了执法力度,又有效的避免了出现情绪对立。
四、结语 一个企业的知识沉淀,需要有人去总结,需要有人去坚持。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个,过于繁杂,不利于轻装上阵,不利于现场实际管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有原因的:优秀的企业始终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在思考,在发现怎么才能让企业变得更好,总结经验建立标准,并督促执行。
作为一个施工单位,应该有优质的施工管理能力。不单得有一群能力强的人,还应该有一套科学的 。这套 就是安全生产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