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MS认证工作通常是借助第三方认证机构来完成的。所谓第三方认证机构是指由政府授权的具有认证资格的中介组织。第三方认证应由委托方或受审核方自愿申请,并遵循自愿原则,即委托方或受审核方自愿选择决定是否申请实行 OHSMS认证,自愿选择经政府授权的具有认证资格的任何一家认证机构。
1.认证机构的选择
委托方或受审核方根据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可能会对认证机构作出不同的选择,在挑选认证机构时,一般应从三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1)权威性。指OHSMS认证机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用人单位通过某个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认证机构的OHSMS认证,将意味着建立的OHSMS的质量具有更为可靠的保证,具有更好的客观公正性。依据认证注册和认证标志使用管理规定,通过向社会各相关方进行宣传和广告,向社会相关方传递其健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信息,可以为用人单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领先的优势,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价格。认证机构在收取认证费用时,除了考虑受审核用人单位的规模、经营的复杂性和风险的性质等因素外,不同认证机构在考虑对某一用人单位进行 OHSMS认证时,所确定的费用一般也是不同的。知名度较低的认证机构所要求的认证费用相对要低些,而权威性高的认证机构往往所需的认证费用也相对要高。这就要根据用人单位对费用价格的承受能力等具体实际情况来定。
(3)相关方的要求。出于贸易的需要,用人单位必须考虑所选择的认证机构是否为其相关方接受。通常,相关方对选择认证机构并没有国别、行业或地区等方面的要求,但有时也不排除相关方的某些特殊要求。例如,从事出口贸易较多的用人单位可能需要获得国际上有较大知名度的某家认证机构的认证,从事国内市场贸易的企业,只需要获得本国认证机构的认证,有的用人单位还从这两方面综合考虑,获得国内和国际认证组织的双重认证。
2.认证机构的作用
由于认证机构所进行的认证是第三方认证,具有客观公正性,代表了广大相关方的利益,因此,认证机构在体系认证过程中发挥着以下几方面的重要作用。
(1)对用人单位OHSMS的有效性和符合性作出客观评价。认证机构通过对用人单位的OHSMS进行审核,对OHSMS的运行情况作出正式结论,即是否符合OHSMS标准的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这里所提到的其他要求指的是地方性法规、标准和要求以及行业标准和要求等。
判断OHSMS是否有效,主要考虑用人单位是否有一个能动的管理机制,即通过运行其OHSMS,能有效地实现其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通过对OHSMS的监测和测量、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能形成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等。
(2)为相关方提供信任的依据。第三方认证已被看作是一个用人单位能否按照OHSMS标准的要求建立自身的OHSMS体系,并具有体系通常运行的保障能力的可靠标志,从而为潜在的承包方、投资方和社区居民等提供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使用人单位赢得相关方的信任。
在需要进行第二方审核认证的场合,第三方认证也为用人单位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节省大量的监督检查费用。因为用人单位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往往有不同的相关方,倘若都需要进行重复性的第二方审核认证,则对相关方和用人单位将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3)推动和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
用人单位不断完善OHSMS是体系本身的内在要求,因为标准要求对持续改进作出承诺。在获得认证机构的认证后,将获得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认证证书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年,在证书有效期内必须定期(有时是不定期的)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3年有效期满后,要进行复评,原国家经贸委[1999-[983号文《关于开展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获得认证证书的企业在每年1月份向认证机构报告其上一年度职业健康安全 的运行情况及事故状况,对不按规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 及事故频繁的企业,认证机构视情况收回其认证证书。”
因此,要想使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持续下去,必须依据OHSMS的内在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内部和外部新环境的发展变化,新法律、法规的出现作出及时的反应,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职业健康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