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屋拆除的施工顺序
根据不同的拆除对象,拆除施工应当采取不同的拆除方法和拆除顺序,但应遵守“先上后下、先非承重结构后承重结构” 的基本原则。
(一)人工拆除
拆除对象:砖木结构平房。
拆除顺序:屋面瓦→板→椽子→檩条→屋架或木架→砖墙(或木柱)→基础。
拆除方法:人工用简单的工具,如倒链、撬棍、大锤、铁锹、瓦刀等。上面几个人拆,下面几个人接运拆下来的建筑材料。至于砖墙的拆除方法一般不许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而是由上而下拆除,如果必须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必须有人统一指挥,待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地方才可进行。拆屋架时可用简单的起重设备,三木塔挂导链或滑轮拆下。
(二)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
拆除对象:混合结构多层楼房
拆除顺序:屋顶防水和保温层→屋顶混凝土和预制楼板→屋顶梁→顶层砖墙→楼层楼板→楼板下的梁→下层砖墙,如此逐层往下拆,最后拆基础。
拆除方法:人工与机械配合,人工剔凿,用机械将楼板、梁板构件吊下去,人工拆砖墙、用机械吊运砖。
(三)机械拆除
有些被拆除建筑物有用的材料少,或者为了加速拆除则采用破坏性拆除方法,如用液压锤、液压剪、挖土机或重锤锤击等机械拆除方式。
为了保证安全拆除,必须先了解拆除对象的结构,弄清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结构构件的传力关系,才能合理地确定拆除顺序和办法。
一般说来房屋的结构组成,由屋顶板或楼板、屋架或梁、砖墙或柱、基础四大部分组成。其传力关系也很明确。
屋顶板或楼板传力给屋架或梁,屋架或梁传力给砖墙或柱,砖墙或柱传力给基础。
因此,拆除的顺序,原则上就是承受力的主次关系,或者说按传力关系的次序来确定。即先拆最次要的受力构件,然后拆除次之受力构件,最后拆主要受力构件。拆除顺序是:屋顶板→屋架或梁→承重砖墙或柱→基础。如此由上而下,一层一层往下拆。至于不承重的维护结构,如不承重的砖墙、隔墙可以最先拆,但有的砖墙虽不承重,可是起到木柱的支撑作用,这样的情况就不急于拆除,可以待到拆木柱时一起拆。
几年前,某拆除公司在拆除北京郎家园5号旧厂房时,就是因为没有采用正确的拆除方法,严重违反了上述拆除基本原则,造成施工中厂房整体倒塌,致使4人死亡的恶性安全责任事故。
当时,这座厂房需进行整体拆除,承接此项工程的北京某拆除公司采用重锤锤击楼房下面的支撑柱子,然后使用推土机将厂房整体拉倒的拆除施工方法。该厂房为框架结构,该公司使用机械设备先将倒塌方向一侧的柱子砸碎,然后将另一侧的柱子剔出钢筋,使用气割将柱子钢筋割断,再使用推土机准备将厂房拉倒。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使用推土机拉,但没有拉倒。该公司经理带领4个人进入厂房内,对另一侧柱子的剩余钢筋进行二次气割。正在割的过程中,厂房突然倒塌,楼内4人被埋在倒塌废墟当中,1人侥幸跑出。此次事故造成包括经理在内的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分析这起事故,其具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拆除厂房时采用不正确的拆除方法,严重违反拆除的基本原则。
(2)拆除施工中没有仔细研究未拆倒的原因,就冒然进入正在拆除的危房中进行气割施工,严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施工方案不切合实际情况,存在严重的缺陷。
另外,除了摸清上部结构的情况之外,还必须弄清基础地基的情况,否则也要出问题。例如,某工地在拆除一幢临时平房时,就是因为不了解该房是建在很浅的土地基上,而且由于地面水长期浸泡地基,地基土松软,当屋盖拆除之后,砖墙失去压力后发生倾斜倒塌,造成了伤人事故。
拆除过程中大大小小的事故经常出现,但是,有了正确的拆除理论作为施工的指导,根据具体拆除情况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加上正确的指挥,拆除事故还是能够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