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灌浆量:[π(D/2)2×h-π(φ/2)2×h]/1000=[3.14×(76/2)2×6.5-3.14×(32/2)2×6.5]/1000=24.2L
其中:π取3.14;D为锚杆孔直径,单位mm;φ为锚杆直径,单位mm;h为孔深(注:8m长的高强锚杆内锚段长6.5m),单位m。
结果表明实际耗浆量一般为理论需浆量的1.8倍左右。
4.10 拉拔检测
为了检测灌浆的质量,采用YQT600-B型千斤顶单根拉拔检测,抽检数达设计安装量的10%以上,分5级,加压至450kN。
4.11 单元验收
根据结构混凝土分区划分单元,每单元各工序要符合设计要求且施工记录完整,检测资料齐全才准予验收。每天每一灌浆区必须取一组砂浆试样。随机抽取两相邻区试样检测结果如表2。
实际结果表明锚杆砂浆强度均达到设计要求且优良。
5 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1 钻孔深度控制
高强锚杆钻孔除了孔位、孔斜要严格控制外,孔深也是重要一项。高强锚杆外端受模板及孔内外自由段搁置长度的双重限制,钻孔深度不能小于设计孔深,但也不能超钻太多,一般控制在20cm以内。
表2
工程部位 | 桩号 | 高程 | 设计标号 | 水泥品种 | 取样日期 | 检验日期 | 抗压强度(MPa) |
北线 | X=15714~15724 | 93.7~132.7 | 1999-9-24 | 1999-10-1 | 32.9 | ||
1999-9-25 | 1999-10-2 | 46.3 | |||||
三闸室 | R7=300# | 普硅525# | 1999-9-17 | 1999-9-24 | 56.7 | ||
X=15724~15734 | 93.7~132.7 | 1999-9-25 | 1999-10-2 | 46.3 | |||
北坡 | 1999-9-26 | 1999-10-3 | 39.1 | ||||
5.2 钻孔粉尘控制
钻孔施工为避免干钻法粉尘严重超标,湿钻法钻孔效率低的弊端,采取了喷水除尘干钻法,在干钻法施工的基础上,孔口处另设一个高压雾状水喷头,粉尘降低了98%左右。
5.3 注浆密实性控制
采取锚杆上安装两根φ25mm的塑料进、回浆管办法,进浆管离孔底20cm左右,回浆管离孔口20cm左右,先插杆、封孔后,再注浆,保证孔内浆液是在一定压强下回浆。
5.4 断层、裂隙的处理
岩体断层、裂隙发育较明显的地方,高强锚杆灌浆时易产生漏浆而导致不密实,为解决此类问题,应先进行固结灌浆处理(对地质条件特别差的地方,先对岩面喷护处理,再进行固灌),然后再造孔、安装。实践证明,此种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