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现状及对策
作者:张广义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09日
据2004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统计资料分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占工地各种事故总数7.18%,触电事故仍然是建设工程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根本所在,对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现状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建筑市场发育较为成熟,出现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劳务分包队伍,承包单位为了降低成本,一个工程项目一般均由多个劳务分包队伍参与完成,部分工程项目经过多次分包,项目部则以包代管,对各分包队伍的日常管理松懈,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且进人工地不进行
(或走形式),用电安全知识缺乏。
项目部一般缺乏精通安全用电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临时用电系统的安装、检查、维修通常由分包队的工地电工进行。工地电工一般的主要任务是建筑工程的电气分部工程的永久安装,所以对临时用电责任心不强,对临时用电系统缺乏维护、检修,基本上是只在出现故障影响到生产时才进行处理。项目部缺乏对工地电工工作质量的检查监督。
施工单位不重视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按规范要求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工程根本无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有也只是为了为投标而编制的,不是用于指导施工,使得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所以现场实际情况是临时用电安装基本上不是按设计而是按现场需要去做,随意性很大,造成临时用电安全隐患较多。
另外一个原因,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或为了节约资金一切从简。配电线路不按要求使用五芯电缆,配电系统不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及“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原则设置,不按规范要求对现场的外电线路进行防护,使得临时用电安全先天不足。至于其他的安全管理制度,如三级教育、安全交底、班前活动、安全检查、防护用品、安全措施等能免则免,不能免的也只是走走形式。主管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后,施工队往往只对不涉及资金投入的问题进行整改,而需要增加投入、更换器具的问题就搁置一边。加上工地电工对临时用电安全
规范掌握不精,往往经过屡次检查屡次整改还不符合要求,结果给施工队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很难搞,搞了也搞不好。这种心理惰性更危险。
2.针对以上问题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健全施工现场的各级临时用电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地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临时用电管理责任制,确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为项目部负责制,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电缆、手持电动工具、电焊机等)等必须经项目部检查合格方可进场使用。项目部专设精通业务的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工程的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建立定期的临时用电分级检查制度。制定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制并逐级落实到人。建立职工入场安全培训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施工企业要定期检查项目部的制度落实情况,项目部要定期检查班组及个人的制度落实情况。
(2)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开工前安排企业的电气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现场基本概况、负荷计算、变压器导线截面和电器的选择,绘制电气平面图、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设施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安装。开工前必须经项目部对临时用电系统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如系统有变化必须由专业人员计算后确定。
(3)加强临时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在安全培训方面,施工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及维护电工进行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知识的学习培训,使之熟悉标准,掌握标准,这样才可能使他们更好地按标准作业,才能提高他们对安全用电的重视程度。对工作中常出现的通病问题要重点学习,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法。比如保护零线和工作零线混接问题,表面上看是电工失误接错了,实际上是由很多原因造成,只有接地采用TN—S系统,配电线路使用五芯电缆,照明回路与动力回路分开,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再如漏电开关设置混乱问题,主要是没有理解规范要求“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真正含义。两级保护是指两级漏电保护,即在电源总干线上安装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它主要用于预防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和线路对地电位升高事故,在每台负荷的末级开关箱装设二级漏电保护器(30mA或15mA,O.l s)来保护人身触电。所以只有懂得了规范条文的设置意义,才可能正确地执行规范。二要向全体作业人员普及临时用电的安全知识,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针对性的临时用电
和交底。应在项目部及各施工班组设立意外伤害急救人员;急救人员须经过触电后急救等方面的培训,并根据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对触电事故发生后的急救进行定期演练,熟习急救程序,以减少触电死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