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315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面长115~134 m,地面标高+46.19 ~+47.07m,井下标高—263 ~—306 m,两顺槽为沿空巷道,回采过程中有弱冲击地压倾向性。
二、冲击地压主要显现特征认识:
1、突法性:
冲击地压发生前一般无明显前兆,冲击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以事先准确确定发生的时间、地点的强度。
2、多样性:
一般表现为煤爆(煤壁爆裂、小块抛射)、浅部冲击(发生在煤壁2—6m范围内,破坏性大)和深部冲击(发生在煤体深处),最常见的是煤层冲击,多数表现为煤体抛出。
3、破坏性:
造成煤壁片帮、顶板可能有瞬间明显下沉,但一般并不冒落;有时底板突然鼓起甚至接顶,常有大量煤块突然破碎并从煤壁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
4、复杂性:
在自然地质条件下,采深从200—1000m,地质构造从简单道复杂,煤层从薄到厚,倾角从小到大,不论何种生产技术条件、采煤方法、顶板条件都出现过冲击地压。
三、冲击地压倾向性评估结论
山东科技大学在《复杂条件下孤岛综放面安全开采可行性评价》中运用综合指数法对315孤岛工作面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得出综合指数为Wt=0.42,确定315孤岛工作面具有弱冲击地压倾向性。
四、工程安全程度评估:
序号 | 隐患类别 | 存在的危害 | 可能导致的 事故 | 可能性等级 | 风险级别 |
会 发 生 | 很 可 能 | 可 能 | 不 太 可 能 | 不 可 能 | 一 般 | 重 大 | 不 可 承 受 |
1 | 顶板 | 掉煤、矸 | 伤人 | | | √ | | | | √ | |
2 | 人力施工 | 配合不好 | 伤人 | | | √ | | | | √ | |
3 | 液压系统 | 管路连接密封不好 | 漏液 | | | √ | | | | √ | |
管路连接不牢固 | 伤人、漏液 | | | √ | | | | √ | |
连接管路未执行停泵关截止阀制度 | 伤人 | | | √ | | | | √ | |
4 | 使用单体支柱 | 单体支柱不完好 | 伤人 | | | √ | | | | √ | |
单体支柱未采取防滑、防崩措施 | 崩柱伤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预防冲击地压倾向性安全技术措施
(一)监测预报措施
考虑到**煤矿未有冲击地压发生的历史,且315工作面冲击地压为弱冲击地压倾向性,对冲击地压的监测预报采用常规的矿压监测。
(二)回采过程中矿压控制措施
1、落实好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期间现场挂牌和顶板运动规律素描制度,使每一名职工在作业前对工作面顶板情况进行了解掌握。
2、在现有支护方式下,提高工作面两端头及超前支护范围的支护强度,根据现场实际采取增加单体的排数、缩小单体柱距的方式加强支护,必须保证单体支柱初撑力符合作业规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