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正文

路基和桥涵工程安全施工技术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14日

第一节  路基工程安全技术
            土石方工程施工作业的环境条件一般都比机比较差,在露天、坎崖、井坑、洞穴、岸边、水中筑岛等地方进行施工作业,常受复杂多变的气象、水文、地质因素的干扰或遇有毒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由于作业人员流动性大,投入的各类施工机械品种多,稍有不慎即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加强与落实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1、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各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每位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
        2、 认真履行劳动安全告之义务,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 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 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4、 特种作业人员(路基施工的特种作业有:电气作业、焊接作业、爆破作业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 必须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对各项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安全预防措施,事故应急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6、 任何操作人员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7、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应架空敷设,严禁随地拖线、导线浸水或被土石掩埋,坚持采用三相五线制,多级漏电保护实行一机一闸的制度。特殊部位(如桥梁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时、在金属结构上的移动照明等)的照明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否则照明电源处必须设置专用的漏电保护器(其漏电电流应为30毫安)。
        8、 必须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工伤社会保险。
        9、 必须作好防洪工作,检查工地排水设施,尤其是住房、库房、设备周围的环境,有无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抢撤预案,备足防汛物资,提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10、 土方开挖前,必须对地质进了解。地下管道、电缆、有害气体、危险物及文物古迹进行调查处理后方可开挖。
        11、 施工前必须根据施工情况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实施安全告知义务。告知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12、 挖方深度超过2米,其边缘作业应视为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并设置警告标示。
        13、 在街道、居民区、行车道和现场通道附近开挖方时,不论深度大小都要设置警告标示、围栏和红色指示灯等防护措施。
        14、 沟坑边缘,停放的机具和堆放的物料应与沟坑保持安全距离。
        15、 在靠近建筑物、设备基础、电杆及各种脚手架附近挖土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6、 开挖沟槽时,应当根据土质情况进行放坡或支撑防护。支撑防护时其支撑必须稳固结实。
        17、 挖土中发现管道,电缆及其他埋设物应及时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18、 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基坑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
        19、 人工挖土时应由上至下,逐层挖掘,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应小于2~3m,堆土要在1m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1.5m,严禁偷岩或在孤石下挖土,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
        20、 在基坑或深井下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严防上面土块及其物体下落砸伤头部,遇有地下水渗出时,应把水引到集水井加以排除。
        21、 基坑开挖前,必须摸清基坑下的管线排列和地质开采资料,以利考虑开挖过程中的意外应急措施(流砂等特殊情况)
        22、 在开挖基坑时,必须设有确实可行的排水措施,以免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23、 基坑四周必须设置1.5m高护栏,要设置一定数量临时上下施工楼梯。
        24、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25、 在水下作业,必须严格检查电器的接地或接零和漏电保护开关,电缆应完好,并穿戴防护用品。
        26、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规程要求。
        27、 电缆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28、 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29、 高陡边坡处施工,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 作业人员必须绑系安全带,绑挂安全带的绳索应牢固地拴在树干或插固的钢钎上,绳索应垂直。不得在同一安全桩上拴2根及以上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拴2人以上;
        ② 边派边坡开挖中如遇地下水涌出,应先排水,后开挖;
        ③ 开挖工作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双层作业;
        ④ 弃土下方和有滚石险的区域,应设警告标志,下方有道路的,作业时严禁通行。
        30、 石块清理和边坡整修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在坡下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31、 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安全时,应暂停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领导处理。
        32、 土方运输车辆,在通过道路口、转弯时应注意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前后两运输车间距必须大于5米,下坡时间距不小于10米。
        33、 手持式电动工具应作好漏电保护措施。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禁止使用塑料花线。
        34、 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应设专人站在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指挥。操作人员只能接受指挥人员发出的规定信号。
        35、 配合机械作业时,机上、机下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相同作业。当必须在机械作业范围内同时进行辅助工作时,应停止机械运转后,辅助人员方可进入。
        36、 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37、 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38、 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地基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的基坑平行2m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39、 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40、 石方工程在频繁的凿岩打眼、装药、警戒、起爆、清方排渣的作业过程中危险性比较大。因此,必须遵守“爆破作业安全规范”和有关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 石方爆破作业完毕后,在进行石方清理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不得在下方作业或休息。
        42、 路基作业机械,必须由指定的有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机械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二节  桥梁施工安全技术
        桥涵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和制约生产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加以重点控制。
        1??  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各管理人员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每位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
        2?? 认真履行劳动安全告之义务,应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3?? 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 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4?? 特种作业人员(桥梁施工的特种作业有:电气作业、焊接作业、爆破作业、吊装作业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 必须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对各项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安全预防措施,事故应急措施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6?? 任何操作人员上岗,必须按规定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
        7?? 临时用电工程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与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应架空敷设,严禁随地拖线、导线浸水或被土石掩埋,坚持采用三相五线制,多级漏电保护实行一机一闸的制度。特殊部位(如桥梁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时、在金属结构上的移动照明等)的照明必须使用36伏安全电压,否则照明电源处必须设置专用的漏电保护器(其漏电电流应为30毫安)。
        8?? 必须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工伤社会保险。
        9?? 必须作好防洪工作,检查工地排水设施,尤其是住房、库房、设备周围的环境,有无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汛抢撤预案,备足防汛物资,提前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