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企业“自我约束”的依据,必须贯彻执行。虽然这种管理体制在职责和权限上有待明确,但其在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他是统一安全生产管理思想及各级组织职责的准则。
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管理制度,是我国长时间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制度之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寓于生产活动过程之中,没有生产活动就没有安全可谈。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都要有安全管理的内容,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
4.安全寓于生产活动过程之中,而且人员、设备、环境、材料随时都有变化。所以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5.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该目标必须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人员素质、资金等情况。制定实现目标的控制管理方法,具体应按GB28001-2001标准执行。
(二)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1.法制机制。主要体现在遵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据以建立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操作行为,支持安全生产
的良性运转。
2.培训教育机制。主要注重对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素质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的安全素质高低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度得以顺畅贯彻的前提。企业要增加
培训的投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技能,以增强预防事故的整体能力。
3.控制机制。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有效的控制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确保员工的生命健康和施工生产的高效运行。对外,要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约束管理层的行为,对内要建章立制,规范企业的管理标准,控制员工的操作行为。企业要通过GB28000标准的认证,各层次、各环节认真按照程序文件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标准化现场,规范标准化作业,从而控制住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促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4.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形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将安全工作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对预防或消除事故隐患有突出贡献和成绩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实行表彰奖励,在晋升、职称上给以政策倾斜,以鼓励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对违章违纪、事故责任者或不履行安全责任、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及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直至法律制裁,以促使广大员工汲取教训,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建立起“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
5.监督机制。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政府的,一个是企业的。在目前向现代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政府的监督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企业自身也要完善监督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决策监督。在企业决策层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时,要监督其有无安全生产方面的计划,列如,本年度要达到的安全生产目标,具体的措施,责任部门及责任人;(2)系统监督。安全生产管理职能部门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和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制定具体的监督检查管理办法,查隐患、查“三违”,监督隐患整改,督促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分析、处理事故的责任者。(3)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监督作用。对企业重大安全生产问题要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在职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充分发挥班组长的作用,作好班前安全活动,将事故隐患消灭在作业之前,并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实行监督。(4)社会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依靠舆论的力量,监督隐患整改,监督落实责任。
(三)“企业负责”体制下的
络
1、指挥系统网络。(1)建立以党委为主的安全生产政治思想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思想优势。(2)建立以经理为主的行政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职责。(3)建立以工会为主的群众监督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4)建立以总工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为主的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安全投入管理网络。
2、安全生产责任制网络。企业要建立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把安全生产从组织上统一,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从制度上固定,使安全管理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做到专管专线,群管成网,责任明确,协调配合。
3、安全生产监督网络。企业要加强和健全监督检查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人员,对执行各项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不规范的指挥和操作行为,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顺畅执行和落实。
(四)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在其经营的过程中,为有效的减少非正常成本,必须有效的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大人生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为减少其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就必须预先付之,投入一定的资金,保证防护设施,安全装备的及时到位。这笔资金应当正确理解为是企业生产活动必要的资金,是创造效益的保证。尤其当安全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为可操作的生产技术、防护设备、安全装置等,以改善当前的落后工艺,设备状况,确保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时,更需要资金来作保证。为此,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规范规定,给足施工过程所需各种防护物资,人员教育培训的费用。企业应在生产活动中,用足这笔费用,专款专用。并且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追加资金,投入新安全技术,新安全工艺,新安全设备,以消除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隐患。
(五)“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安全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保护人的健康。因为人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人的发展既是企业发展的手段,又是企业发展的目的。“以人为本”的生产经营,如果无视人的价值、人的需求、人的安全,势必难以为继。另外又必须坚持引导人、教育人、保障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如果以付出生命代价来换取企业的利润,最终必然陨害企业的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精髓是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各项符合法律法规的人性化规章制度。要坚持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员工增强安全生产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对政府而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的安全文化观;对企业而言,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原则;对员工而言,要树立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安全理念。要督促员工严格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生产,把遵章守纪看成是自己的必备素质,并把它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六)实施安全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安全本质化
安全技术是安全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在企业不断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下,安全科学技术必须在自身研究和发展领域不断提高和创新,同时在实践中应用。企业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新安全技术成果推广使用的市场,它的直接受益者是企业。在现在,安全科学技术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检查、督促,而是实际可操作性很强的软硬件的统一。例如: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临时用电安全技术等。将其管理软件与防护设施、设备硬件统一起来,在生产活动中得到检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注:笔者所在单位,近十年未发生过触电事故,很重要的因素是落实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企业要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事故潜在的危害因素,充分辨识各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害,依靠科学周密的动态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程序,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实现企业安全本质化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