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建筑施工>>正文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汇编

  
评论: 更新日期:2019年10月30日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1、设计技术措施

(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整,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搭接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应设置梁使之形状较为规则。

(2)住宅长度大于40米时,应在合理的位置设混凝土后浇带。配筋相连的混凝土后浇带,其两侧设置加强钢筋;配筋切断的混凝土后浇带,其配筋位置应相对,混凝土后浇带宽度应满足钢筋连接长度和操作面的要求。

(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厚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30,且不小于120mm;厨房、浴厕、阳台等跨度小于3米的楼板厚度不得小于90mm。

(4)混凝土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配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得大于120mm;楼面现浇板面四角设置焊接钢筋网片,规格为Ф5@50×@5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00mm,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5mm,不大于20mm。

(5)混凝土现浇梁内预埋各类配管时,应沿梁几何中心水平面两侧布置,并固定;混凝土现浇板内预埋各类配管时,应布置在底板配筋上面,遇交叉配管时,应设置接线盒。各类配管布置时,应合理分散布置,严禁集中布置。

(6)混凝土现浇梁及楼板有预留洞口,四周应布置加强配筋。

(7)各介质的管道应合理安排在管道井内。严禁在墙内、楼板内预埋。

2、施工技术措施

(1)现浇构件的混凝土应采用连续级配的中粗砂。掺用人工机制砂必须有开盘试验报告,使用过程中应考虑人工机制砂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改善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施工前应有外加剂适应性复试报告。

(3)预拌商品混凝土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200kgf,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4)预拌商品混凝土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浇筑处高度大于24m,入模坍落度不应大于180mm;浇筑处高度小于24m,入模坍落度不应大于150mm。

(5)应严格有效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确保浇筑时混凝土钢筋不位移,每平方米不得少于5个铁撑。

(6)构件内预埋的各类配管必须用铅丝绑扎固定。

(7)浇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第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第二次压抹。

(8)构件浇筑后,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覆盖或喷养,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避免太阳暴晒、失水。

(9)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设计强度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10)模板支撑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支撑体系必须考虑负荷后产生的变形对结构的影响。结构可承受施工荷载及变形情况下,才可根据拆模方案拆除模板。

三、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设计技术措施

(1)厨、厕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结构层优先采用自防水混凝土,且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优先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

(2)厨、厕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面四周边除门洞外,必须设置一道高度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翻边,并与楼板一同浇筑,楼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楼地面低30mm;设置在厨、厕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的管道井四周应设置一道不小于150mm混凝土翻边。

(3)设在厨、厕及有防水要求的楼面的各类管道,在楼面处必须预埋套管,套管顶面应高出楼地面层不小于50mm;在管道周围做混凝土台座的,台座必须直接做在基层上,高度不低于楼面层50mm,严禁混凝土台座直接做在面层上。

(4)地漏的位置应避免设置在经常踩踏的部位。

2、施工技术措施

(1)各类管道预留洞口及预留套管必须根据图纸要求的规格、位置正确预埋,严禁遗漏及事后凿洞埋设。

(2)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内壁清洗干净,打毛或刷涂界面剂(加胶水泥浆等)处理。填塞混凝土应分二次浇筑,第一次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并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0%及以上时,蓄水试验,无渗漏后,再用同样的材料填塞。

(3)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阳处用M7.5的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园弧曲面。待基层干燥后,分层涂刷防水材料,一般不得少于2道,每道自然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防水施工。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楼地面找平应按图纸要求的坡度顺向排水口(地漏等),四周泛水高度不得小于250mm。从侧面排水的排水口应做成正方形或园形。采用侧面园形排水口,应在1/3处与地面相平;采用地漏排水的,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地漏周边涂刷一道加强防水涂料层。

四、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设计技术措施

(1)外墙砌体不宜选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材料,应优先采用普通烧结砖或多孔普通烧结砖。

(2)用干挂石材面层装饰的外墙,外墙应用强度不低于M5.0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找平。突出屋面的外墙,顶面的饰面板应有不少于10%坡向屋面的坡度或外墙顶面设置20×30的档水线。

(3)外墙粉刷宜选用掺入聚丙烯等抗裂纤维材料。粉刷层应合理设置纵横伸缩缝。

(4)外墙涂料面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2、施工技术措施

(1)外墙砌体的水平饱满度不得小于90%,、竖缝饱满度不得小于80%。严禁用碎砖或半砖砌筑。

(2)外墙预留的洞眼,应用半砖加水泥砂浆堵砌或用细石混凝土堵封。

(3)外墙抹灰工程水泥,其强度和安定性应按批进行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4)抹灰工程使用的砂含泥量应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掺用机制砂应有掺量试验报告。

(5)外墙粉刷前应测平,平整度超标时,应进行局部修整。

(6)粉刷前应用高压水冲刷清扫,表面风干后进行粉刷,基层为混凝土的还应作界面处理。

(7)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抹灰厚度超过12mm时,严禁一遍成活.粉刷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混凝土梁(圈梁)的中部或水平遮阳板、窗台等处。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抹灰,粉刷层护时间不得小于3d。

(8)外墙面砖(板)粘贴必须密实,块(板)材拼缝处采用平缝或十字缝勾缝,并压光处理.铺贴前基层应浇水湿润,自然风干后铺贴。

(9)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顶面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5%,底面前缘处粉出滴水线或止水槽。

五、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设计技术措施

(1)住宅工程屋面防水设计等级不得低于Ⅱ级。

(2)采用涂膜防水层的厚度应选用符合表5.1.2的规定。

涂膜厚度选用表表5.1.2

屋面防水等级设防道数SBS防水涂料911防水涂料
Ⅰ级三道或三道以上------不应小于2mm
Ⅱ级二道以上不应小于3mm不应小于2mm

(3)刚性防水层采用细石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50mm,配筋ф6@100×@100,分格缝间距不应大于6m,分格缝内填聚苯泡沫棒,并在上口用密封胶封严密和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分格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20mm。

(4)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墙体及突出屋面的构筑物等交接处,应留置缝隙,宽度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20mm,缝隙用柔性密封处理。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应设置隔离层。

(5)屋面布置设备,其台座必须直接做在结构层上。严禁铺设在防水层上。突出屋面的排气管、烟道等构筑物的周边应设置一道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的混凝土防水圈,其设计高度应大于屋面面层50mm,突物与防水圈之间预留20mm×20mm二凹槽,用硅胶类密封胶封闭。

(6)屋面保温层优先采用整体或板状材料,屋面内檐沟宜考虑其保温要求。用整体或板状材料作保温层的屋面,其基本构造层次应为结构层(随捣随抹、平整)+防水层(涂膜)+保温层+隔离层+防水层(卷材类)+保护层。

(7)倒置式屋面应选用吸水率不大于2%、蓄水率不大于5%,且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现浇细石混凝土做保温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且与保温层之间,应干铺一层无纺聚脂纤维布或卷材隔离层。

(8)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图纸应标明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的型号或主要技术指标。

(9)天沟、檐沟、泛水等立面处卷材收头的做法,应出详图。

(10)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和排气系统,排气道或管应纵横交错,其间距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防倒水措施。

(11)种植屋面的防水层应采用耐腐蚀、耐霉烂、耐穿剌性能好的防水材料。

(12)种植屋面在防水层上必须设置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13)种植屋面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屋面四周应设挡墙,挡墙与突出屋面的墙体间距不小于200m,挡墙下部设泄水孔,孔内侧放置疏水粗细骨料。

(14)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20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2、施工技术措施

(1)防水层施工前应对基层整修平整,冲洗干净,自然干燥。

(2)涂膜防水层应分层涂刷,第一道自然干燥后,方可进行第二道涂刷施工,直至涂层达到设计厚度为止。涂刷方向必须相互交叉,最后一道必须与排水坡度方向一致,严禁漏涂、透底现象。严禁涂膜防水层在固化过程受太阳暴晒

(3)防水卷材铺贴应根据屋面的坡度选择不同方向铺贴。

(4)1屋面坡度小于3%,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5)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6)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有震动负荷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7)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8)铺贴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各种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2.5的规定。

卷材搭接宽度表5.2.5

铺粘方法卷材种类短边搭接长边搭接
满粘法 空铺、点粘、条粘法
沥青防水卷材100 15070 10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0 10080 10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胶粘剂80 10080 100
胶粘带50 6050 60
单缝焊 60mm,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30mm
双缝焊 100,有效焊接宽度20×2+空腔宽mm

六、铝合金门窗渗漏及其它项目防治的技术措施:

1、卫生间及其它淋浴房的木质门框和木门必须做防水措施。门框与楼地面交界处应用硅胶类密封材料密封。

2、铝合金窗框安装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镀锌铁片边接固定。固定间距不大于500mm,转角处不大于180mm。

3、室内窗台应高于室外窗台5mm,内外窗框与墙体界面处用密封胶封密。

4、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得小于10mm,其缝隙内应清理干净后注射发泡剂,一次成型充填饱满。

5、楼梯间、天井、屋面、阳台等处的栏杆立柱与预埋件(扶手)必须满焊,且焊缝应饱满,并作防锈处理。

6、楼梯踏步及台阶外挑踏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5mm,外挑长度不宜大于30mm。

7、室外散水外围500mm范围内的回填土必须同散水回填土一起分层压实。

8、室外花台沿外墙绿化应采用挡墙与外墙体隔离,挡墙与外墙间距不宜小于100mm。不设挡墙,外墙体必须做防水措施。

七、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检验,由专人进行测量。

2、主体施工阶段,为控制好主体结构垂直度,六层及以上建筑,结构工程至多每隔三层应用经纬仪或垂准仪,从底层控制点通过预留孔向上投测出楼面控制点,不得采用逐层吊线方法,以免产生垂直度累积误差。楼面控制点的最大间距不得大于30m,控制点连成的矩形应闭合。

3、每层楼面应根据楼面控制点,弹出轴线,每层楼面应测一次平水,并据此进行上层楼面施工,严格控制上层混凝土楼面的标高。

4、砌体施工时,必须设皮数杆控制标高,砌筑前每层楼面应用水平仪测一次平水,存在高差,应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5、严格按照设计墙、柱轴线位置及几何尺寸立模,墙、柱模板的立模限位,应优先采用焊接钢件的方法限位,即在伸出楼面的墙、柱纵筋外侧,按弹线位置,点焊钢筋头,以控制墙、柱立模的几何尺寸。

6、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1.5m2的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7、有防水要求的楼面与室内其它房间楼面标高有高差处,现浇楼板面层钢筋应分离式配置,以确保设计标高的准确。

8、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做好灰饼、标筋和护角,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墙体抹灰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当厚度大于30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9、严格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垂直度、楼板厚度的测量

10、室内标高、轴线位置、垂直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

的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

11、楼板厚度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楼板数且不少于5块进行抽查。

12、监理应对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不定期进行平行检验,并及时抽验施工单位测量纪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