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防止NCl3爆炸
3.2.1.1控制NCl3生成
a)控制原盐质量。对原盐含铵(胺)总量进行检测,不符合有关标准的原盐不准入库。
b)监测化盐水。采用经净化的江河水化盐,应注意不同季节江河水含铵(胺)量变化。
c)粗盐水除铵(胺)。化盐后的粗盐水加入来自阳极液循环槽、经脱氯塔脱氯的淡盐水(游离氯含量为5-10mg/L),再加入适量的次氯酸钠或氯气,检测粗盐水游离氯应达到1~2mg/L、PH<4.2,使粗盐水中的铵(胺)生成NCl3。其后经过加压溶气罐,将生成的NCl3浮滤排除。
d)控制进槽盐水指标。无机铵≤1mg/L,总胺≤4mg/L。
3.2.1.2防止NCl3富集
a)氯水洗涤工艺。采用低温氯水冷却洗涤净化电解槽出来的湿氯气,清除部分气相NCl3。
b)NCl3排放制度。氯槽、冷凝器、分离器及气化器定期带液氯排污,清除部分液相NCl3。同时取排污液氯检测NC3含量,严格控制在60g/L以下。若NCl3超过60g/L,应增加排污量和排污次数,并加强检测,同时应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c)余氯量控制。气化器内的液氯不得低于1/3。充装量为500kg、1000kg的氯瓶应分别保留5kg、10kg以上的余氯,余压必须≥0.05MPa;对使用频次较高、接近检验期的钢瓶,应抽检余氯NCl3的含量,若NCl3含量太高,应提前清洗,消除隐患。
d)液氯产品质量。出厂检验NCl3含量≤50mg/L。
e)防止氯气泄漏NCl3浓缩。氯槽、冷凝器、气化器泄漏,应及时倒槽,对底部不能排尽的液氯,应通入含水≤0.01%的空气进行混合、清洗或反洗,降低气相NCl3浓度。严禁液氯自然蒸发排放,防止后期NCl3浓缩、积聚导致爆炸。
f)贮槽碱洗。排尽液氯的贮槽必须经碱洗、碱液浸泡,彻底清除NCl3后才能检修,避免底部或管阀沉积NCl3,在检修、动火过程引起爆炸。
g)中和处理。必须保持排污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完好,定期检测碱池碱液浓度,对排出带NCl3的废气、废液及时中和处理,防止排污设施NCl3富集。
3.2.1.3消除引爆能。
静电接地,使用防爆电器、设备及工具,只许用不超过45℃的水加热气化器,禁止使用强超声波设备,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等。
3.2.2防止氢气爆炸
(1)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A)盐水精制。分别加入足量的Na2CO3和NaOH溶液,通过戈尔膜或碳素管过滤除去沉淀,然后用盐酸调节pH值,除去过量的CO32-,仍含有少量Ca2+、Mg2+的盐水,最后通过树脂塔除去。防止Fe32+、Ca2+、Mg2+等杂质产生第二阴极;
b)离子膜定期检查维护,防止脱落、损坏;
c)从生产工艺上防止氢气或氯气窜漏;
d)控制氢气浓度。氯气总管中含氢应≤0.4%;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0.4%。实行尾气定期排放、检测制度,防止氢气富集。
(2)消除着火源。静电接地,使用防爆电器、设备及工具,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等。
3.2.3防止有机物爆炸
(1)防止倒流。氯瓶向反应釜内通氯气时,中间应设置止回阀和足够容积的缓冲罐,防止氯气断流或压力减小时,有机物倒流,作业结束后立即关闭隔离阀及氯瓶阀。
(2)充装前必须有专人对钢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异物,方可充装。
(3)氯瓶及贮槽周围禁止存放有机物质。
3.2.4控制受热
液氯容器周围禁止存放易燃物,防止火灾引起受热爆炸。
4、结束语
氯气爆炸通常是由倒窜或误装物质、NCl3等引起的化学性爆炸。生产、贮存、使用氯气的单位一定要按照《氯气安全规程》的规定,严格控制各项工艺参数,杜绝任何物质倒窜或误装进入液氯容器;严格控制进槽盐水的无机铵和总胺含量,降低氯气中NCl3的产生量,严格落实NCl3的分析与排放制度,防止NCl3富集。建立完善氯气应急救援预案,防止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