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正文

焊割作业火灾危险性及其安全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5日

    (4)查清焊、割件连接部位的情况,预防热传导、热扩散而引起火灾事故。如焊、割建筑内的各种金属管道,必须查清是什么管道,管道内是否有可燃气体等物质,是否有压力,凡是管道内有可燃物质和压力的,决不能进行焊、割。即使是没有任何危险性的管道,也要查清管道的走向,管道所通向的部位是否有危险性,在确实查清并已排除危险因素后才能动火焊、割。在各种船舶内焊、割更应注意热传导、热扩散对船体其他部位的影响,若因工作需要,必须进行焊、割作业时,一定要在焊、割前对受影响的部位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而后才能动火焊、割。
    (5)在临时确定的焊、割场所,要选择好适当的位置安放乙炔发生器、氧气瓶或电弧焊设备,这些设备与焊、割作业现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乙炔发生器和电焊机旁应设立“火不可近”和“防止触电”等明显标志,并拦好安全绳,防止无关人员接近这些设备。电弧焊接的导线应铺设在没有可燃物质的通道上。
    (6)查清消防设施,配备好必要的灭火设备,以防发生火灾事故。焊接工人都要学会灭火的基本方法,懂得灭火的基本知识,学会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7)从事焊、割作业的工人,必须穿好白帆布工作服。在冬季,御寒的棉衣,必须缝好,棉絮不能外露,以防遇到火星阴燃起火。   
三、 焊接,切割中的安全作业  
      为了防止焊、割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对焊、割件和焊、割场所,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拆迁 在易燃、易爆场所和禁火区域内,应把焊、割件拆下来,迁移到安全地带进行焊、割。
    (2)隔离 对确离无法拆卸的焊割件,要把焊割的部位或设备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进行严密隔离。
    (3)置换 对可燃气体的容器、管道进行焊、割时,可将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蒸汽或水注入焊、割的容器、管道内,把残存在里面的可燃气体置换出来。
    (4)清洗 对储存过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进行焊、割前,应先用热水、蒸汽或酸液、碱液把残存在里面的易燃液体清洗掉。对无法溶解的污染物,应先铲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清洗。
    (5)移去危险物品 把作业现场的危险物品搬走。
    (6)敞开设备 被焊、割的设备,作业前必须卸压,开启全部人孔、阀门等。
    (7)加强通风 在有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室内作业时,应先进行通风,待室内的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排至室外后,才能进行焊、割。
    (8)提高湿度,进行冷却 作业点附近的可燃物无法搬移时,可采用喷水的办法,把可燃物浇湿,进行冷却,增加它们的耐火能力。
    (9)备好灭火器材 针对不同的作业现场和焊、割对象,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对大型工程项目禁火区域内的设备抢修,以及当作业现场环境比较复杂时,可以将消防车开至现场,铺设好水带,随时做好灭火设备。
    (10)技术测定 对焊、割件内部的可燃气体含量,各种易燃易爆物质的闪点、燃点、爆炸极限进行技术测定,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焊、割。   
四、 焊接,切割后的安全检查  
      焊、割作业中的火灾、爆炸事故,有些往往发生在工程的结尾阶段,或在焊、割作业结束以后。原因在于结尾阶段容易放松警惕,制定的各项安全措施未能自始至终地执行;还因焊、割结束后,留下的火种没有熄灭而造成。因此,认真抓好焊、割作业后的安全检查,是焊、割防火防爆全过程中不少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坚持工程后期阶段的防火防爆措施。特别要注意焊、割作业已经结束,安全设施已经撤离,结果发现某一些部位还需要进行一些很细小工作量的焊、割时,决不能麻痹大意,要坚持焊、割工作量大小一个样,安全措施不落实,决不动火焊、割。
    (2)各种设备、容器进行焊接后,要及时检查焊接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对漏焊、假焊等毛病应立即修补好;不要待进油后再发现上述质量问题,那是就麻烦了。焊接过的受压设备、容器、管道要经过水压或气压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凡是经过焊、割或加热后的容器,要待完全冷却后才能进料。
    (3)焊、割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彻底清理现场,消除遗留下来的火种。关闭电源、气源,把焊、割炬安放在安全的地方。
    (4)焊、割作业场所,往往留下不容易发现的火种,因此除了作业后要进行认真检查外,下班时要主动向警卫人员或下一班有关人员交代,以便加强巡逻检查。
    (5)焊工所穿的衣服下班后也要彻底检查一下,看是否有隐燃的情况;有一些火灾往往是由于焊工穿的衣服挂在更衣室内,经几个小时阴燃后而起火的。
    警卫人员要加强检查,发现有焦味等异常现象,须及时采取措施。   
五、 焊接、切割作业中的安全规定和制度  
      在焊、割作业中,已经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成千上万。总结了这些事故的教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主要有:
(一)消防专业知识培训规定
    根据上海地区的实践证明,凡是经过消防知识专业培训的焊工,火灾、爆炸事故明显下降;反之;事故则明显上升。具体做法:
    (1)由公安、劳动,科技等部门为各行业、各地区培训出一批兼职的师资,经考试合格后担任兼职教员(这批教员都是从各行业、各地区的焊工队伍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具有丰富的焊接专业技术和一定的文化水平及演讲能力)。依靠这支师资队伍在全市由区、县公安和劳动部组织焊工分期分批地进行培训。
    (2)确定比较合理的教育内容,重点围绕焊接工艺的防火防爆知识,其中包括消防专业基本知识,如物质燃烧基本知识,灭火方法和各种灭火器的使用;化学危险物品基础知识,如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各种可燃液体、气体的爆炸预防;焊、割设备的防火防爆和焊、割作业中的防火技术等。每期脱产学习不少于一星期。经应知应会考试,合格者发给特殊工种操作证。
    (3)加强监督检查,坚持无证不上岗操作。各单位都应把消防法规中对焊工必须进行消防知识专业培训和无证不上岗从事作业等管理的规定,作为一项严肃的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严格遵守。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单位的焊工在进行无证操作,这除了要加强监督检查之外,还必须追查有关人员,特别要追查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