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防火防爆>>正文

工业过程火灾爆炸灾害事故预防控制及分析鉴定技术研究与应用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5月28日

  装置内混合系爆炸
  1)空气进入装置A负压;B密封失效;C隔断阀打开;D空气压送。
  2)配气错误A气源错误;B计算设计错误;C操作失误;压差破坏。
  3)新生爆炸系A新生气体;B新生爆炸危险物;C新生过氧化物;D杂质积累。
  4)可燃气错流A点燃失控;B燃烧中断;C隔断失效;D压差失效;E气体倒流。
  压力平衡破坏
  1)高压串入低压系统A隔断失效;B逆止未装或失效;C压差变化;D负压;E液封失效。
  2)憋压A系统阻力;B排空系统失效;C呼吸阀失效;D液封或物阻;E出口阀关闭。
  3)倒流A气源中断或故障;B高压串入;C逆止阀失效;D液封或物阻;E出口阀关闭;F隔膜击穿。
  4)负压A错接真空;B真空过大;C系统降温;D呼吸阀失效;E冷液浸入;F液位降低。
  过压爆炸
  A高压串入;B压缩气体源增压;C异常反应;D外壳失效;E热膨胀;F真空失效。
  热平衡破坏
  1)反应物料配比失控:A超浓度;B配比错误;C配制错误。2)初始反应温度低:A忘开搅拌;B忘开加热系统;C热载体问题。3)反应物积聚过量:A计量错误;B加料过快;C混配不均;D忘开搅拌。4)温升过快:A热源过猛;B降温系统失效;C反应物系影响;D催化剂活性高;E引发剂过量;F局部热积累。5)催化剂影响:A催化剂活性高;B数量超;C粒径、规格不符合要求;D活化过程失效。6)热敏感物、副产物:A热分解;B原料杂质影响;C残留物积累;D处理介质选择不当;E精制或分离工艺不符合要求。7)过反应物:A温度或压力失控;B反应周期过长;C杂质或催化剂影响;D存放条件有误。8)测量控制系统有误:A计量错误;B测量失控或错误;C判断失误;D调节系统失控;9)异常反应:A暴聚;B起泡反应;C加热介质选择不当,参加反应。

  装置内压突变

  1)反应平衡条件破坏;2)产生新的危险物(系);3)超过临界值;4)控制失效;5)热分解;6)相忌物反应;7)热积累;8)副反应;9)过反应;10)相变;11)液体蒸发气化;12)液体或固体快速燃烧;13)混合系引燃爆炸;14)固体残渣热分解;15)溶解气释放;16)热敏物积聚变化;17)高压串入;18)排空泄压系统及平衡系统失效;19)液满受热膨胀。
  液化气体、过热液体蒸气爆炸
  1)外壳破裂气液平衡破坏液态介质气化闪蒸。A设计强度不足;B材质缺陷;C焊接加工缺陷;D结构缺陷;E附件不符合要求;2)过热液体减压闪蒸;3)超过临界温度液体气化;4)低沸点流体进入高温系统;5)高温热载体夹带低沸点液体;6)反应热液相快速气化。A倒灌进反应物;B混进反应物;C混装;D沉淀或积累危险物;7)满罐胀裂液态迅速气化。A充装满罐温升;B低温充装、高温液满胀裂;C残液不除超装;8)外热影响温度超高:A装置内固定热源;B装置外热源。

  装置失效泄漏燃烧、爆炸

  1)本体材料泄漏:A材质缺陷;B局部应力;C反复载荷;D蠕变外力;E应力腐蚀;F残余应力;G裂纹扩展;H异常温度;I异常外力;J腐蚀穿孔。2)法兰泄漏:A平行度不良,加工缺陷;B紧固缺陷;C热变形;D腐蚀;E材质不符;F错装备;G热应力;H疲劳;I外力;J强度影响。3)焊缝:A焊条选择不当;B焊接电流影响;C加工坡口不良;D杂质异物影响;E施焊方法不当;F材质问题;G残余应力;H裂纹;I热影响;J振动。4)衬垫:A材质不良;B残余应力;C缩孔;D位移;E硬度影响;F机械强度;G使用错误;H疲劳;I内压增大;J振动;K热应力;L反复荷重;M安装质量;N腐蚀。5)螺栓:A材质影响;B应力影响;C温差影响;D安装质量;E选型不当;F内压作用;G振动;

  凝聚相燃烧爆炸
  1)罐内液体快速燃烧;2)油面燃烧热波突沸爆炸;3)装置内物系热分解;4)装置内残渣或残留物受热分解;5)溶解气体释放被点燃;6)装置保温材料局限化燃烧;7)结晶体积垢物局部过热燃烧。
  物质(系)热分解爆炸
  1)单一气体分解爆炸;2)爆炸物受热分解爆炸;3)有机过氧化物热分解爆炸;4)无机过氧物分解爆炸;5)热敏感物热分解爆炸;6)有机物热分解爆炸;7)高分子物热分解爆炸;8)结晶体釜残物热分解爆炸。
  混合危险系爆炸
  1)氧化剂与还原剂强反应爆炸;2)遇水燃烧爆炸;3)遇水发热燃烧;4)混合发热燃烧爆炸。
  喷雾爆炸
  1)可燃液体高速泄漏扩散燃烧;2)装置排空扩散燃烧;3)可燃液体喷射扩散燃烧;4)气体凝缩预混系爆炸;5)可燃液体飞散沉降凝聚预混系爆炸;6)高压油路系统泄漏扩散爆炸;7)喷井引燃;8)压缩气体夹带油雾扩散燃烧。

  粉尘爆炸
  1)悬浮粉尘被点燃;2)高速风送粉尘爆炸;3)堆积粉尘燃烧引爆;4)粉尘捕集系统爆炸。

  三.灾害事故模式的工程应用

  通过过程模拟与理论分析,对重大灾害事故的典型过程的危险要素分布、特性、状态、转化条件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和鉴别,对国内外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意义的灾害案例进行剖析与解释,提取爆炸灾害基础理论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事故有其本身的规律。任何事故的出现都有自己的技术原因,任何危险的存在都有自己的技术状态,都有自己的物系结构和危险要素,要素在同一空间或相关空间的配置便构成了危险存在的条件及状态,研究这些危险要素存在的条件、状态、转化、变换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向就可以掌握事故原点转化成事故的规律。在事故理论与工程技术控制和分析鉴定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安全生产与安全工程事业,主持和参加国内、省内40余起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专家技术鉴定和论证工作,其中有国内影响很大的南京炼油厂1993年“10.21”万吨油罐重大爆炸火灾事故、1996年河北迁安化肥厂ф1400mm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以及陕西兴化集团公司98年“1.6”硝铵装置特大爆炸事故的技术鉴定以及2000年“6.30”沪宁高速公路超大型液化气罐车翻车事故紧急处理等,运用创立的事故模式与分析鉴定预防控制技术体系,可以快速、科学、准确地对火灾、爆炸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和结论,有效地制定相应措施,提高装置的反事故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为我国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技术分析和预防控制技术提供理论根据和科学方法。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