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救灾准备
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采集、运输、加工、储存将更加频繁,同时由于一些早期建设的国有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已经老化,一些原本在城市边缘的石油化工企业已经被城市“包围”,因而我国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已经进入高发期。2003年,我国共发生石油化工类火灾792起,烧死39人,烧伤26l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56万元。同时消防部队当年共出动参加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3187次。因此,全社会在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要切实做好救灾准备工作。
1.知识准备
公安消防队和专职消防队等救灾力量要切实加强对石油化工灾害救援知识的学习,重点是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的品名种类、理化性质、处置措施等知识进行学习,切实掌握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过程中的防护侦检、救生堵漏、输转洗消等基本程序及内容。特别是要对能造成空气严重污染并能引起大规模人员中毒的20余种化学物品进行重点掌握,主要是常温下剧毒气体和极易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类化学物质。常温下剧毒气体根据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工业生产用毒气,如一氧化碳、氯气、溴蒸气、磷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溴、甲烷、三氟氯乙烯、六氟化硫、六氟化钨、氟化硼、氟化硅、二硼烷等;另一类为军事用毒气,主要有沙林、梭曼、塔崩、VX、芥子气、路易氏气、氯芥气、BZ、CS、苯氯乙酮、亚当氏气等。极易挥发出有毒气体的液体有苯类、苯胺类、氯苯、丙烯腈、甲醛、二甲肼、异氰酸甲酯、异硫氰酸酯、硫酸二甲酯、甲醇、氯化苦、烷基氯、剧毒农药等。通过积极知识准备,从而实现在灾害处置过程中积极主动、措施有力。
2.装备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消防队伍作为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的突击力量,就必须着眼防化救援装备现代化建设,紧紧围绕“结构合理、功能全面、技术可靠、实用有效”
的装备建设思路,切实加强防化救援装备建设,提高化学灾害处置装备战斗力。地级以上城市的消防支队或化工行业较发达的县(市)大队都应积极配备防化救援消防车,配备各类防护、侦检、洗消、救生、堵漏、输转、救生、通信等化学救灾救援设备。同时要为机关、基层一线的战备执勤人员配置新型防护服、防护靴、呼救器、空气呼吸器、新式头盔等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为现场处置各类化学灾害提供器材装备上的支持。
3.力量准备
在现场救灾工作中,公安消防队和专职消防队要精心配合,积极整合人员、装备优势,形成合力全力救灾。为达到以上的效果,要适时组织两支队伍联合处置石油化工灾害事故的实战演习工作,提高协同作战效率。同时公安消防队要充分发挥特勤队伍的处置化工灾害的“拳头”和“尖刀”作用,通过平时开展相应的特种训练,提高有针对性的处置此类灾害的能力。
4.社会准备
由于石油化工灾害处置工作的特殊性,必须在平时积极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应急反应能力。平时要严格按照实战处置化工灾害事故的要求,政府部门要做好协调工作,并担任救灾总指挥。其中医疗、卫生部门要做好抢救大量中毒受伤人员准备;基层组织、派出所民警要做好转移群众的动员发动准备;交通管理部门要做好及时转移运送受灾群众、物资准备;学校、酒店要做好接纳安置受灾群众的吃住准备;武警、交警部门要做好事故现场警戒和疏散贵重物资准备,环保、防疫部门要做好环境、大气监控和人员防疫准备;新闻、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对外新闻发布准备;市政、自来水、供电等部门要做好应急情况下供水、供电准备等。所有这些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在平时组织石油化工灾害实战演习进行模拟和训练,并制定相关预案进行规范,待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并全面予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