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井喷的前兆
井喷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的发生有一个过程,首先表现为溢流,进而发展为井涌,最后产生井喷。在发现溢流后如能及时进行处理,可以消除井喷,这是防止井喷的关键。溢流的现象有:
钻井液池液面逐渐升高;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出口管钻井液流速加快;钻碳酸盐地层时,如裂缝发育或有溶洞,不仅钻速过快而且还会出现放空等现象;泵压下降,钻进中停泵,发现出口管处仍有钻井液流出;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增加,钻井液中还会出现油花、气泡、油味或硫化氢气味等。
防止井喷的技术——井控
井控技术是对油气井的压力控制技术。井控技术是一个系统工作,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与防硫化氢安全措施、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等多个方面内容。
防止井喷的原则是保持液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首先就是要采用相应比重的钻井液,并注意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钻井液比重下降。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质情况、钻井条件、工艺措施等极为复杂,要实现油气井的压力控制,除了要有合理比重的钻井液等条件外,还必须配备一套安全、可靠、有效的井口控制装置,以保障钻井的安全。
简单地讲,这套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当发现溢流后,这套装置把钻杆外部与井壁所形成的空间封闭,给地层一个回压,重新建立一个平衡。与此同时利用工具(单流阀等)将钻杆内部封闭,使油气不能侵入钻杆内部。当然为了后续处理工作的需要,这些封闭是可以控制的。
钻井必须安装合格的防喷装置。防喷器、四通、控制系统等运往井场前均应进行试压,合格后方能运往井场。安装完毕后,还要再对整个系统试压,以保证各连接部位不渗不漏。试压时,人员不得靠近试压的设施,防止发生人身事故;闸板防喷器在手轮处挂牌标明开关圈数和方向;防喷器安装完后用钢丝绳将防喷器绷紧固定;远程控制台应离井口25米以上,使用单独从发电房接过来的专用电线,以保证井喷时,其他电路被切断后,防喷系统的供电不受影响;节流、、压井管汇要保持清洁,各种闸门开关情况与挂牌一致;放喷管线布置要根据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各种设施等情况,接出井口75米以上,转弯夹角不小于120度,每隔10至15米用水泥基墩加地脚螺丝或地锚固定。
井喷预防措施
凡直接指挥钻井队现场生产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以及井队基层干部和正副司钻,都应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否则无权指挥或操作;井控设计要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一般情况下,在一口井的钻井地质施工中,裸眼井段不应超过两个不同的压力梯度及目的层;钻开油气层前要根据实钻资料来校正原井控设计,向全体职工进行工程、地质、泥浆和井控装备四个方面的技术措施交底,泥浆比重及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泥浆、处理剂和加重剂要有足够的储备;各种井控设备、消防设备、电路系统配备齐全,运转正常;钻井队干部24小时值班,全队职工要进行班组防喷演习,从打开油气层到完井,要落实专人观察井口和泥浆池液面的变化情况,尽早发现溢流是井控技术的关键;钻进中遇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井漏、气测异常及油气显示等情况,应立即停钻观察或关井观察;打开油气层后,每次起下钻要将防喷器开关活动一次,冬季施工要有及时防冻措施,
保证防喷器灵活好用;要控制起下钻速度,井筒内要灌满泥浆并校核灌浆量,检修设备时必须保持井内有适当数量的钻具;测试、固井、测井等联合作业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引起井喷事故。
由于在钻台周围存有各种易燃物,因而灾难性的井喷常伴随火灾的发生,因此,井场的布置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发电房、锅炉房距井口的安全距离;各种电机、闸刀、电灯必须是防爆型;井场防火器材必须配足;妥善保管好易燃、助燃材料,如钻台下面和井口周围禁止堆放杂物和易燃物,钻台、机房无积油;搞好明火管理,如柴油机排气管戴防火帽,做到不飞溅火花出管口;井场不准抽烟,动用电气焊必须得到批准等。
一旦井喷着火,要成立抢险组,统一指挥,根据情况划定井场安全范围,将油罐拖出危险区,以免引起人员中毒或油罐爆炸;消除井口周围及抢险通道上的障碍物,充分暴露井口;井喷着火后要根据火势情况,可分别采用密集水流法、空气爆炸法或打救援井等方案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