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化工安全>>正文

结晶过程机理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5月15日

 (1)结晶  在固体物质溶解的同时,溶液中还进行着一个相反的过程,即已溶解的溶质粒子撞击到固体溶质表面时,又重新变成固体而从溶剂中析出,这个过程称为结晶。

  (2)晶体  晶体是化学组成均一的固体,组成它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在空间格架的结点上对称排列,形成有规则的结构。

  (3)晶系和晶格  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规则排列,由此形成的最小单元称为晶格。晶体可按晶格空间结构的区别分为不同的晶系。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晶系,或为两种晶系的混合物。例如,熔融的硝酸铵在冷却过程中可由立方晶系变成斜棱晶系、长方晶系等。

  微观粒子的规则排列可以按不同方向发展,即各晶面以不同的速率生长,从而形成不同外形的晶体,这种习性以及最终形成的晶体外形称为晶习。同一晶系的晶体在不同结晶条件下的晶习不同,改变结晶温度、溶剂种类、pH值以及少量杂质或添加剂的存在往往因改变晶习而得到不同的晶体外形。例如,因结晶温度不同,碘化汞的晶体可以是黄色或红色;NaCl从纯水溶液中结晶时为立方晶体,但若水溶液中含有少许尿素,则NaCl形成八面体的结晶。

  控制结晶操作的条件以改善晶习,获得理想的晶体外形,是结晶操作区别于其他分离操作的重要特点。

  ①晶核  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的初期,首先要产生微观的晶粒作为结晶的核心,这些核心称为晶核。即晶核是过饱和溶液中首先生成的微小晶体粒子,是晶体生长过程必不可少的核心。

  ②晶浆和母液  溶液在结晶器中结晶出来的晶体和剩余的溶液构成的悬混物称为晶浆,去除晶体后所剩的溶液称为母液。结晶过程中,含有杂质的母液会以表面粘附或晶间包藏的方式夹带在固体产品中。工业上,通常在对晶浆进行固液分离以后,再用适当的溶剂对固体进行洗涤,以尽量除去由于粘附和包藏母液所带来的杂质。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