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残液处理不当所造成的事故
3.1 事故特点
此类事故分两种类型,一类是贮罐、罐车和钢瓶在检验或检修时,未按工艺规程进行残液处理,在罐内残液未处理干净时,就对其进行气密试验,造成爆炸。另一类是由于居民乱倒钢瓶内残液,遇火源而发生爆炸或燃烧,此类事故是液化石油气事故中最多的一种,虽财产损失不是很大,但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很坏。
3.2 处理方法
这类事故一般引起爆炸或火灾,主要是火灾扑救的问题。
3.3 预防措施
检验、修理之前应将贮罐、罐车内钢瓶内残液处理干净。贮罐、罐车内的残液用临时火炬烧掉,钢瓶内残液应用抽残装置处理。残液处理完成后,对罐体应用水蒸汽吹扫,如无条件可用氮气进行置换,检验合格后应做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试验,气密试验后应抽真空,并用氮气或液化石油气置换。
液化石油气站应建立密闭式残液回收装置,定期对用户钢瓶残液进行处理,并对用户进行 。
4 过量充装所造成的事故
4.1 事故特点
过量充装是造成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由于液化石油气的膨胀系数很大,一般设计充装系数不超过0.9,一旦完全装满气体,没有气相空间,温度每升高1℃,压力会上升2~3Mpa(液化石油气贮罐设计压力为1.77Mpa),以至迅速达到容器的爆破压力,造成罐体安全阀起跳,罐体撕裂,甚至发生物理爆炸。
4.2 处理方法
如果是安全阀起跳,可按“2.2”的方法处理,如果罐体撕裂则按“1.2”的方法处理。如果罐体发生物理爆炸,必然会导致火灾,此时消防队员一方面应控制火势,另一方面应组织冷却其它贮罐,以防发生第二次物理爆炸。
如果居民家中钢瓶发生爆炸,如未引发火灾,则应及时熄灭周围火种,不要开关家中电器,以防发生爆炸。让液化石油气逐渐扩散;如果已引起火灾,则应以救人和扑救火灾为主。
4.3 预防措施
液化石油气站应严格管理制度,每次进出气要作记录,并与液位计指示数字核准,发现液位计失灵,应立即停止进气,对液位计进行检修。贮罐、罐车决不允许超装。
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必须加装自动限装秤,YSP-15型钢瓶,充装量不得超过15kg。
5 违反安全使用要求发生的事故
5.1 事故特点
(1)液化石油气站
液化石油气站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章,用槽车直接充装小瓶,直接从排污管充装小瓶,导致胶管脱落,使液化石油气大量溢出。充装小瓶不用秤,造成超装。
气站内没有密闭回收残液装置,站内乱倒残液,引起事故。
(2)用户
用户私自用钢瓶倒罐,造成超装或胶管脱落,使液化石油气大量外溢或爆炸。用开水烫或用火烤液化石油气钢瓶,造成钢瓶超压爆炸。
5.2 处理方法
对液化石油气站发生的事故按“1.2”的方法处理,对用户发生的事故按“4.2”的方法处理。
5.3 预防措施
(1)对液化石油气站工作人员必须进行 培训,实行持证上岗。操作工人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充装、卸车、倒罐和抽残液。
(2)对开户用户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