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正文

矿山排弃场滑坡事故的预防和治理

  
评论: 更新日期:2013年01月25日

    1、治理措施

    对建设初期考虑不周或随意堆置的排弃场,应当尽可能予以补救。针对推动式滑坡的生成机制,要结合排弃场现状对排弃场的稳定性进行重新验算,修正排弃场技术参数,重新制定合理可行的堆排工艺,对超载的堆场自上而下分层进行人工卸载。针对牵引式滑坡的生成机制,要克服由于相关条件的先天不足而产生的治理困难,治理措施要三管齐下:排水、改善滑动带土的工程性质并加强支挡。使排弃场获得新的平衡。针对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对水力侵蚀类型泥石流采用蓄水、引水和截水工程,控制地表径流削减水动力,使水土分离。对重力侵蚀类型泥石流可设置拦挡构筑物,拦蓄固体物质,用排水及支护等手段防止继续发生边坡崩塌和滑坡。总之就是要釜底抽薪,破坏其生成条件。对暂时无法解决安全隐患的困难地段应搬迁下游民居,以防事故的发生。

    2、对新建排土场应以防为主多管齐下,其预治措施应着眼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最合适的场址建设排弃场。这是最基本的防治思路。要从优选地形、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植被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入手,进行合理设计。避开塌方老滑坡、老泥石流、地下河,断层、破碎带、软弱基底等不良地质区,避免跨越流水量大的沟谷等不利因素,适当改造有关条件,以使之适应实际需要。设立截水沟,建立废石坝、拦泥坝等配套设施,防止水土流失造成滑坡和泥土流失等灾害的发生,增强排弃场的稳定性。

    (2)合理控制排岩顺序避免形成软弱结构层。露天矿山一般采用的是汽车运输,推土机排弃工艺。岩土在排弃过程中不加以控制易造成岩、土成水平或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是由于岩土按其采出顺序堆排形成不同的结构分层;倾斜分层,是由于岩石比重不同,加之排土强度的不均衡性,形成排弃物料沿自然边坡角的倾斜分层。岩、土分层易形成软弱结构层,造成滑坡。为尽量减少分层作用,在排土过程中,宜采用选择性排土法,即将排土场分为若干分区,分别排弃不同构造性质的岩土,并采用排岩机械及时整理排卸平台。在堆排过程中底部应先以大块废石垫底,以利渗透,并用大块岩石堆置在最底一个台阶反压坡脚,增强废石场稳定,防止滑坡形成。

    (3)控制排土推进强度和堆置边坡。设计要严格控制排弃推进强度、排弃强度。排弃强度的大小,对排弃物料及其基底内压力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应力增长速度超过一定数值,与排弃物料和基底土层性质不相适应时,就会破坏排弃场的应力平衡状态,导致滑坡。因此,在排弃过程中,应通过试验和观察确定合理的堆排速度,严格控制排土强度,防止由于排弃物料及基底土层超载而导致边坡失稳,还应注意排弃场最终堆置边坡应小于岩堆的最小安息角。

    (4)排水。设计应沿排弃场上方设排洪沟,当排洪沟设于破碎岩体或土基上时,应选用浆砌沟。将排弃场上游水有组织引至排土场拦截坝的下游,排弃场堆排平台应用推土机推成反向坡度,让平台上的雨水排入排水沟,平台上如发现有下沉,裂缝时应及时回填,以防雨水渗入。

    (5)积极处理排土场基底。排弃场在投入使用前应将基底植被清除干净,自然地形坡度大于1:5的坡地应做成台阶状,也可在基底进行爆破,形成凹凸不平的抗滑面增加稳定性。对于基底表土或较薄的软岩层,可在排土之前开挖掉;若软岩基底较厚,则预先开挖处理是不经济的,此时则要控制排岩阶段的堆置高度,以使基底得到压实和逐渐分散基底的承载压力。对地下水、沼泽地可设置盲沟、渗沟排水。

    (6)坡面防渗层。为防止大气降水沿坡面渗入,恶化边坡条件,对经过清理、整平、压实后的平盘和斜坡,进行坡面防渗处理。防渗材料可选用采场剥离粘土,沿坡面堆放后,由推土机推平碾压,并结合进行地表绿化固土。

    (7)选择合理的林木种植方法绿化排弃场坡面。在排弃场坡面合理地栽植林木,发挥林木对土壤的固持力作用来增强抗滑性能。首先,在坡面的被动段宜种植深根性的高大林木。这些林木长大后,根系深入危险滑面的纵深处,斜坡的抗滑性能会大为增强。其次,等到被动段林木长大后,再在斜坡主动段种植沙棘等耐旱性强、这类树干矮而根多且深、消耗水分大和蒸发量高的灌木,同时尽量修剪其地上部分,以减轻其自身重量。这样可以利用其自身重量小,助滑力小的优点,提高排弃场稳定性。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