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准备工作
|
2
|
支护作业
|
3
|
检查支护情况
|
工序
|
危险源
|
风险类型
|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
事故类型
|
风险评估
|
|||
可能性
|
损失
|
风险值
|
风险等级
|
|||||
1.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
未编制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
管
|
因未编制劈帮移架的安全技术措施,造成防范措施不全面、责任不明确、作业人员不掌握事故防范措施,造成盲目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
其它事故
|
K2
|
A5
|
10
|
中等
|
2.危险源辨识
|
现场危险源辨识工作未辨识全面
|
人
|
导致作业人员盲目作业,发现危险源不及时,造成人员伤害
|
其它事故
|
K2
|
A6
|
12
|
中等
|
3.支护材料准备
|
1.支护材料不够
|
人
|
造成支护质量达不到
|
顶板事故
|
I4
|
E2
|
8
|
一般
|
2.支护材料放置不合理
|
人
|
影响安全出口的畅通
|
其他事故
|
H5
|
D3
|
15
|
中等
|
|
3.锚网质量不符合要求
|
环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K2
|
B5
|
10
|
中等
|
|
4.敲帮问顶
|
1.顶板和巷帮不完好
|
环
|
人员进入危险区发生片帮、冒顶伤人
|
顶板事故
|
I4
|
C4
|
16
|
中等
|
2.敲帮问顶工具不合适
|
机
|
人员操作不便,易发生顶板事故
|
顶板事故
|
K2
|
D3
|
6
|
一般
|
|
3.敲帮问顶人员站位不合理、监护不到位
|
人
|
处理过程中被块煤砸伤
|
顶板事故
|
K2
|
D3
|
6
|
一般
|
|
4.敲帮问顶不彻底
|
人
|
煤矸掉落伤人
|
顶板事故
|
K2
|
D3
|
6
|
一般
|
|
4.支护
|
1.未按要求进行锚索支护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I4
|
C4
|
16
|
中等
|
2.锚索支护长度不符合要求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I4
|
C4
|
16
|
中等
|
|
3.铺设锚网支护不合理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I4
|
C4
|
16
|
中等
|
|
4.液压单体支柱未按照规定的间排距支设
|
人
|
支护距离、安全距离不符合标准;支护强度不足。
|
其他事故
|
K2
|
E2
|
4
|
一般
|
|
5.单体保险绳未系牢固
|
人
|
发生液压单体支柱倾倒伤人事故
|
其他事故
|
J3
|
F1
|
3
|
一般
|
|
6.使用不完好的液压单体支柱
|
人
|
液压单体支柱伤人
|
其他事故
|
J3
|
F1
|
3
|
一般
|
|
7.支设液压单体支柱方式不正确、监护不到位
|
人
|
支护材料掉落、倾倒,发生伤人事故
|
其他事故
|
H5
|
D3
|
15
|
中等
|
|
8.监护人员监护不到位
|
人
|
支护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撤离作业人员
|
其他事故
|
J3
|
F1
|
3
|
一般
|
|
5.回撤液压单体支柱支护
|
1.回撤液压单体支柱工具不合适
|
机
|
不便于人员操作,造成人员伤害
|
其他事故
|
K2
|
D3
|
6
|
一般
|
2.回撤方式不正确、监护不到位
|
人
|
回撤液压单体支柱方式不正确,造成人员伤害
|
其他事故
|
J3
|
D3
|
9
|
中等
|
|
6.检查支护情况
|
1.未定期检查支护质量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K2
|
B5
|
10
|
中等
|
2.未对单体支柱进行检查补液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K2
|
B5
|
10
|
中等
|
|
3.检查情况不彻底
|
人
|
支护质量下降或产生局部冒顶
|
顶板事故
|
K2
|
B5
|
10
|
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