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正文

主斜井下部清理淤泥安全技术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5月15日
一、概述
根据甲方(2015-5-7)联系书要求,现对主斜井胶带机机尾至底部及清理斜巷底部进行淤泥清理,使巷道保持畅通,为确保巷道恢复和淤泥清理工作能安全、有效、顺利进行,特编制此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要求
1、清理主斜井底部至清理斜巷下山变坡点水仓处,清理长度265米,约510m³。
2、清理前,先把清理斜巷底部水排干,再把临时水仓淤泥清理干净,使水能顺利流入临时水仓,尽可能减少巷道内淤泥中的含水量。
3、巷道内淤泥杂物清理至实底,水沟清理实底畅通,水能顺利流水水仓。
二、施工方法
1、使用清理斜巷现有JD-25绞车运输提升,用1.5吨翻斗矿车运输至清理斜巷上部平巷外口出,翻入指定的底板上,随后用人工装入胶轮车,胶轮车通过辅助运输大巷2→井底车场→副立井→至地面。
2、清理顺序;先把清理斜巷水排出,随后把清理斜巷临时水仓清理至实底,是清理斜巷水能顺利流水仓后,开始边疏通,边清理,先从清理斜巷平巷开始清理,最后清理主斜井底部,使其恢复原貌。
3、清理斜巷清理过程中,尽可能采取边疏通边清理,先处理水后再处理淤泥,达到水、淤泥分开的高效清理效果。
4、 清理主斜井胶带机机尾至底部时,上部必须用钢网设置闭子,防止上部煤矸滑落伤人,闭子设置好以后,先把清理斜巷与主斜井贯通口处淤泥清理干净,使主斜井底部与清理斜巷车场能顺利过矿车。随后在胶带机机尾处安装一部JD-25小绞车,采用∅20-2200mm锚杆,四根锚杆固定,再采用两根锚杆固定绞车拉力。随后从上到下清理淤泥至主斜井底部,从清理斜巷运出淤泥。
三、质量标准
1、巷道:巷内淤泥必须全部清理至实底,恢复巷道达到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水沟畅通。
2、轨道:按标准维修好,按轨道中心线铺设平直,能确保运输正常畅通。
3、水沟:按流水坡度和水沟设计断面恢复,保证水沟正常排水:
4、巷内辅助设施:巷道内电缆、管线及相关设施按煤矿安全、巷内辅助设施质量标准化标准布置。
四、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估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开工前的准备安全技术措施
结合作业地点采用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开工前准备工作任务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工 序
危险源
风险类型
风险及后果描述
事故类型
风险评估
可能性
风险值
风险
等级
1.通风状况检查
1.没有检查工作面通风情况或检查不认真
不能及时准确监测工作面通风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情况,可能造成人员气体中毒或缺氧窒息
瓦斯事故
K2
A6
12
中等
2. 瓦斯浓度超限、二氧化碳浓度超限、氧含量过低。
作业人员缺氧,有害气体中毒、瓦斯燃烧或爆炸
瓦斯事故
K2
A6
12
中等
2.现场危险源辨识
作业前未进行危险源辨识或辨识不认真
造成人员疾病、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
其它事故
J3
E2
6
一般
3.备料
1.物料捆绑装车不牢固
运输过程中物料散落伤人或撞坏设备设施
运输事故
H5
D3
15
中等
2.搬运物料人员配合不当
碰、挤、砸伤手脚
其它事故
G6
E2
12
中等
3.物料超高超宽
运输中挂坏管线或无法通过断面较小的巷道
其它事故
H5
F1
5
一般
4.工作面积水较多、涌水异常
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
水灾事故
K2
C4
8
一般
5.未检查工作面排水情况或检查不到位
未检查工作面排水情况,工作面积水,影响生产。
水灾事故
J3
D3
9
中等
6.防尘系统不完好
不能起到很好的防尘、降尘作用,人员吸入大量粉尘,有损身体健康
其它事故
H5
E2
10
中等
 
4.供电检查(电缆、开关、接地极检查)
1.电气设备不符合完好标准
电气设备不完好,造成失爆、漏电伤人、损坏设备等
机电事故
I4
D3
12
中等
2.未对低压设备保护装置进行试验
未检测保护装置可靠性造成漏电伤人设备损坏
机电事故
J3
D3
9
中等
5.安全设施检查(声光、设备防护、警示、警标、栅栏等)
1.声光信号装置不完好
信号不明确,不能按需要开停设备,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机电事故
I4
D3
12
中等
2.防护装置不完好或不完善
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机电事故
I4
D3
12
中等
3.安全监控设备配备不全或悬挂位置不符合要求
不能有效检查监测作业地点气体变化情况
瓦斯事故
K2
A6
12
中等
4.无警示、警标或警示、警标不明。栅栏不完好
无警示作用,易使人误操作或进入危险区域
其它事故
J3
B5
15
中等
针对以上危险源和风险评估结果,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如下:
1、通风状况检查
1)瓦检员必须持特殊工种证上岗。
2)瓦检员入井前,首先要检查瓦检仪的完好情况,并在进风巷换气,不得携带有故障的仪器入井。
3)瓦检员每班检查2次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间隔3-5小时检查一次,检查完毕后及时填写记录及牌板(距工作面20-30m范围内),记录要做到“三对口”,字迹要工整、清晰,严禁虚填假签,杜绝空班漏检、假检。
4)瓦检员每班检查工作面风筒的完好状况及监控设备的使用情况,风筒和监控设备距工作面迎头距离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5)瓦检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场检查瓦斯浓度超过规定时,瓦检员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6)工作面的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氧气浓度不低于20%。
7)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氧气浓度不低于18%。
2、现场危险源辨识
1)作业人员在作业前由带班队长和班长负责组织当班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
2)作业人员要针对当班工作内容,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辨识。
3)危险源辨识后要及时将辨识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4、备料
1)两人同时装卸料时,必须互叫互应,紧密配合,协调一致,不得乱扔乱放。
2)装料时一般应不超过车沿高度,若巷道顶或棚梁距离车沿净高0.6m以上时,可超过车沿高度装料,但最多不得超出车上沿0.3m,物料不得超出车身宽度,所有物料必须绑牢。
3)装运超高、超宽、超长、超重物料时,必须使用专用车辆并制定专项运料措施。
4)物料的重心应在车辆的中心位置。
5、供电检查(电缆、开关、接地检查)
1)电缆悬挂固定牢靠,电缆接线盒部件齐全完整,无锈蚀,密封、接地良好。电缆无羊尾巴、无鸡爪子、无明接头。
2)橡套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不露出绝缘芯线或屏蔽层,护套损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1/2,长度不超过20mm,无老化现象。
3)开关零部件完整齐全,板体或盘面不变形,整洁无油污、积尘,无锈蚀。
4)低压开关板的门应开启灵活,并有插销或锁,开启角度不小于90度。
5)绝缘瓷瓶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纹及放电痕迹。
6)各元件安设牢固,不松动,不歪斜。
7)接地极由机运队统一加工、管理、发放。
8)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9)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必须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不得将多台电气设备的接地线串联接地。  
10)接地标志明显,接地装置符合规定,有规定期内的接地电阻测定记录。
11)严禁用金属管道以及电缆铅护套作为接地极。
12)外观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外壳无锈蚀,无严重变形,壳内无油污、积垢或水珠,观察窗清洁,无破损。
 
结合作业地点采用工作任务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