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矿山安全>>正文

金二采区试运转期间的安全技术措施

  
评论: 更新日期:2015年08月06日
五、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
运输大巷是联系金一、金二采区的唯一巷道,其布置维持优化初步设计。
六、采区储量及开采顺序
(一)采区储量:金二采区有工业储量3608.7万吨,减去各种煤柱和开采损失,暂不开采储量,有可采储量3336.3万吨。
(二)开采顺序:采区内根据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采用后退式开采。煤层间的开采顺序是先采上层后采下层,沿倾斜方向是先采上段,后采下段的下行式开采顺序。
七、采煤工作面回采煤量统计
采煤工作面回采煤量统计情况见表2-3-1。
2-3-1                    采煤工作面回采煤量统计表

 

煤层
回采量(kt)
煤层
回采量(kt)
煤层
回采量(kt)
3#
2778
7#
3103
9#
3506
10#
1244
17#
4653
18-1#
2387
18#
3268
 
 
 
 
薄煤层回采煤量1224kt,中厚煤层回采煤量19695kt,中厚煤层回采煤量占金二采区回采煤量的92.8%。
八、开采对地面村庄的影响
采区内有一村寨唐家沟,在开采过程中对其采取留设村庄煤柱的方法,无需搬迁。
 
第六节    井筒
一、井筒用途、布置及装备
(一)回风斜井:井筒净宽3.5m,净高3.25m,坡度23,井筒内布置有洒水管,人行台阶和扶手。
(二)轨道上山:净宽3.5m,净高3.25m,坡度23,井筒内布置有轨道、信号线路、主供电电缆线、排水管路及压风管路。
(三)回风平硐:净宽4.0m,净高3.5m,坡度+3‰。
2-4-1                           井筒特征表

 

井筒名称
轨道上山
回风斜井
回风平硐
井口坐标(m)
X
2843731.676
2843711.390
2843762.407
Y
35453873.774
35453850.013
35453803.733
井口标高(m)
2005.62
2010
2005.62
方位角(度)
125
125
125
井筒倾角(度)
23
23
+3%
井筒长度(m)
679
691
399
井筒宽度(m)
3.5
3.5
4.0
掘进
3.7
3.7
4.2
井筒
断面
10.1
9.4
12.28
掘进
11.18
10.2
13.22
支护
材料
 喷
 喷
 喷
厚度(m)
100
100
100
二、井壁结构
井筒穿过的表土层为粘土,基岩有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等岩层互层,均属稳定岩层,故井筒采用普通凿井法施工。
井筒支护:轨道上山、回风斜井布置在22#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地表到基岩之间采用砼支护,到达基岩后采用锚喷支护。回风平硐为穿层巷道,开口位置采用砼支护,到达基岩后采用锚喷支护,穿煤层地段采用锚杆、锚索及桁架喷砼支护。
 
第七节    车场及硐室
一、车场形式
运输大巷在金一采区至金二采区中部设一车场作错车道,回风平硐在距井口160m位置设一错车道。
二、硐室布置
+1930m轨道石门设置配电点,在+1870m进风石门设置采区变电所。
 
                  第二章:采区水
               第一节:采区水灾存在的危险源
一、采区浅部的老窑积水;
二、金二采区范围内无较大的地表水,主要是沟谷小溪及其由沟谷小溪汇成的山间小河。地表水流以大气降雨为主。沿塘小河流量为13~190.5m3/h,滑石板小河流量为20~294.2m3/h,对采区开采无大的影响;
三、断层导水;
四、滑坡水;
五、钻孔积水;
六、开采后老塘积水。包括废弃巷道积水、上水平采空区积水、上阶段采空区给水、上覆采空区积水、上水平或上阶段水仓积水等。
              第二节:防止水灾事故的监控措施
一、井下作业时结合各项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编制每项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的采区水防治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采)”的原则,对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采区水影响的地点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探、放、排水,减少或杜绝水灾事故的发生。
三、由地质人员定期对采区水进行观测,收集水情变化的有关数据,标定采区水影响范围,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灾的发生。
四、购进先进的矿井水监测设备,培训高素质的监控人员。
五、根据矿井涌水量的大小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设计容量足够的储水仓,保证设备(水仓)排(储)水能力大于采区涌水量。
六、雨季来临之前,矿必须组织一次排水演习,演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分类记录,并按记录逐项整改,然后重新验收,保证每台排水设备完好,各趟管路畅通无阻。
七、定期组织人员对井下水仓进行淤泥情况调查,发现淤泥深度超过要求,立即组织人员清除。
八、井下排水沟每月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淤积,及时清除。
 
                 第三节:防止水灾事故的应急措施
一、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区(科)调度报警、区(科)调度向矿(公司)调度报警、矿(公司)调度向(集团)公司总调度报警。
二、                调度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并通知各专业队(站)火速赶往现场,立即就位并各司其责。
三、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四、                报警人员和接警人员必须将下列情况叙述清楚、记录清楚: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由什么原因引发的事故,透水时涌水量的大小、迅猛程度以及有无人员伤亡等;
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将联系人姓名、电话告诉对方。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站)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员必须随时向指挥部汇报有关情况。
 
五、                  事故一旦发生,安全技术部门必须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弄清透水水体来源、储水量、水头压力等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各专业队根据指挥部的指挥,迅速组织人员赶往现场救援,积极履行自身抢险义务。
六、                  采面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1、    透水点往上的人员沿采面往上经回风巷撤离事故点,透水点往下的人员沿采面往下经运输巷撤离事故点;
2、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事故发生的人员)应迅速赶到就近安全点的电话旁向区、矿(公司)调度汇报;
3、    区调度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受水威胁的作业地点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4、    矿(公司)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同时通知机电科将井下排水泵房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5、    各专业队(站)接到矿(公司)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有关救援物资,组织人员抢险。 
七、掘井迎头生产过程中发生透水事故时
1、 立即将所有人员从迎头撤至安全地点;
2、 当班班队长(或其他发现透水人员)及时赶到就近安全地点的电话旁向区、矿(公司)调度汇报;
3、 区调度接到汇报后,及时电话通知井下透水点往下采区系统内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4、 矿(公司)调度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将井下受水患威胁的人员撤到安全地点,通知机电科将井下排水泵房的水泵开启排水,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5、 有关单位接到矿(公司)调度通知后,立即准备各种救援物资和组织人员抢险。
6、 当透水事故的发生引起人员伤亡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必须采取如下紧急救援预案。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现场自救
                   
                  第三章     
   第一节 根据顶板破坏状况,凡出现顶板离层超标、急剧下沉、下沉量超标或直接冒落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顶板事故。
                       根据发生地点,顶板事故可分为爆破、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综采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在用巷道、硐室顶板事故。
第二节      监控措施
      顶板管理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顶板监控。
     因此,编制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必须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建全和落实好各级顶板管理责任制。
1、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积极主动地对生产系统的簿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 供应部门要把住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急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
3、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综合素质。
4、 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等特殊作业时空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前制订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兑现。
5、 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形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事故。
6、 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改善顶板、底板状况。
7、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8、 坚持顶板离层检测和矿山压力观测,合理选择支护,加强对系统巷道的巡视和插背工作,杜绝空帮空顶。
9、 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仔细检查顶板支护上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
10、          开展工作面工程质量、顶板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评估工作,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第三节   应急措施
             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操作不规范。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未使用好前探超前支护和防倒装置、爆破前未采取加固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制度、炮眼布置不合理。二是工程质量不合格。三是支护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四是采动引响或地质构造应力。
1、 发现或得知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区(科)调度报警,区(科)调度向矿(公司)调度报警、矿(公司)调度向(集团)公司总调度报警。
2、 矿(公司)调度、(集团)公司总调度向接到报警后按照预案通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及成员和各专业队(站)立即就位,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3、 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伤害程度及《伤害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 报警和通讯一般包括以下类容: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事故类型;必要的补充,如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5、 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响应医院。
6、 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7、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发现现场有死亡时,应作到以下几点:(1)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如有必要,建议矿区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矿区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点的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应急与救援指挥部。(3)知道有人失踪,与其联系不上时应积极进行搜救。(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抢险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8、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领导机构成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作出判断和抉策。
        应急与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专业队(站)、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灭顶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杂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9、 建立相关制度
(1)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公司)和(集团)公司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2)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3)       坚持理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体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