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放炮母线长度不得小于100m。
8、严禁放明炮、糊炮。
9、放炮时必须使用炮泥,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m。
10、放炮前必须在规定距离的、有掩护的安全地点设岗警戒。
11、放炮时要求不崩坏顶板、不留伞檐、不留底根。
12、放炮时必须通知作业地点所有人员撤离。
13、火药雷管严禁在作业地点内存放。火药、雷管必须由专人管理,火药、雷管箱必须上锁。
14、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安排专人在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上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等标志。警戒人员严禁干与警戒无关的事。放炮后,警戒人员要接到口头通知后才能撤回,不准事先约好信号便私下撤回。
15、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放炮:
(1)工作面控顶距超过要求。
(2)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
(3)炮眼内发现异常,温度骤高骤低,有瓦斯显著涌出。
(4)工作面供风量不足。
16、封堵炮眼必须使用“三泥”,即座底泥、水炮泥、封口泥;空眼必须用黄泥填实,严格执行全断面一次爆破;炮眼的封泥长度不得小于500mm。
17、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三人连锁放炮制”和“人、牌、网”三警戒制度。
18、必须采用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
19、严禁套残眼打眼,打眼前工作面要找到实茬,发现瞎炮要及时处理,处理方法:
(1)由于联线不良造成的瞎炮,重新联线放炮。
(2)在距瞎炮300mm处,打一个与瞎炮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3)严禁用手拉、镐刨、压风吹的方法处理瞎炮。
(4)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5)在瞎炮处理完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20、 放炮工作必须在安全地点进行,只有在放炮人员完成装药和联线工作,将所有迎头工作面人员及巷道清理人员全部撤出至警戒线后,安全得到保障情况下,方可放炮。
21、 放炮后通风10min后,并待工作面炮烟吹尽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
22、放炮员必须把炸药、雷管分开存放在专用的爆炸材料箱内,并加锁,炸药箱的锁具及箱体要完好。
23、炸药箱必须放置在顶板完好、无渗水,避开机械、电器设备的地点;当班用不完的雷管,必须当班交回库房。
24、爆破前,班组长必须亲自安排专人在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所有通路上警戒,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等标志。警戒人员严禁干与警戒无关的事。放炮后,警戒人员要接到口头通知后才能撤回,不准事先约好信号便私下撤回。
25、通电放炮前,班组长还必须清点人数、检查设备安全,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放炮命令。
26、放炮母线必须随用随挂,严禁与动力电源线、管路及各种导电体接触,放炮前拧结成短路,放好炮后立即撤出。雷管脚线必须悬空。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经常检查巷内顶帮及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立即处理,必须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汇报矿、队值班人员。不安全地点严禁进入。
2、巷内一旦跨顶出路被堵,未堵人员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包括跨顶范围、被堵人数和位置,并积极进行抢救。
3、再进行抢救时,要安排有经验的老工人监视顶板变化情况,避免抢救人员受伤;抢救时,有外向里进行,抢救时必须支设临时支护。
4、透水征兆:掘进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鼓或产生裂隙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异状时,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报调度室;如果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掘进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5、顶板来压征兆:托板压烂严重;顶板有“闷炮”声,巷道掉渣片帮严重;顶板破碎;顶板下沉离层有裂缝;打眼时卡钎。遇上述情况时,工作面必须停止工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架设临时木点柱、增大锚杆的支护密度、锚索间距缩小、并紧跟工作面,遇危急情况及时撤离危险区。
6、瓦斯异常涌出征兆:工作面瓦斯忽高忽低,温度聚降、煤壁发凉;遇地质构造或危岩松散区,瓦斯异常涌出;煤层发出“丝丝”的鞭炮声;顶板来压;人感到发昏。
六、避灾路线:
1)、火灾、瓦斯路线:
工作面→中部车场2→中部车场1号交叉点→西翼轨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调车线→副井马头门→地面。
2)、水灾路线:
工作面→中部车场2→中部车场1号交叉点→西翼轨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调车线→副井马头门→地面。
未尽事项请参照《煤矿安全规程》、《首采面开切眼施工作业规程》中相关注意事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