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之相关规定,结合我矿现有实际情况,以底板抽放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和本煤层钻孔瓦斯抽采治理为重点,经煤层突出鉴定K1煤层为无突出危险性,K3煤层为突出煤层,对K3煤层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为此,特编制本防治突出措施计划,希相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煤与瓦斯突出可能性分析
(一)地质概况
1、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乐坪背斜中部东翼,总体构造较简单,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地层,地层总体倾向120°左右,倾角20°左右。煤层底板大致沿走向微微隆起,测区内未见大的断裂和褶皱,在开采过程中不排除局部小构造的存在,但对煤层开采无大的影响。总之测区内为单斜岩层,尚未发现大的断裂,地质构造简单。
2、煤层赋存情况。
(一) 含煤地层
1、含煤地层特征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建造,主要由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中夹细砂岩、钙质泥岩、灰岩、泥质灰岩,厚98.54~115m,一般105m。煤层总厚2.5~3.60m,平均3.051m,其中含可采煤层2层,为K1、K3号煤层。K1、K3号煤层发育较好,为主要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度3.1~3.2m,平均3.15m。
2、含煤岩系的含煤性
矿区内含可采煤层2层,其中在区域上全区大部可采煤层2层(K1、K3号),局部可采煤层3层(K1、K2、K3号),在矿山范围内K1、K3号煤均为可采煤层。
(二) 可采煤层特征
根据钻孔资料及矿山生产巷道的调查,如前所述:矿山可采煤层为K1、K3号煤。现就层位、结构、厚度、分布及顶、底板特征分述如下: K1煤层位于P3l,出露于龙坪煤矿,上距长兴组灰岩85m左右,下距茅口组灰岩约20m,煤层稳定,呈层状产出,厚度0.85m~0.95m,平均厚度0.90m,一般无夹矸,煤层结构简单,为全区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一般为粘土岩,时有褐色粘土岩为伪顶,厚度不稳定,老顶为灰岩;底板一般为灰色粘土岩,含铝土质及炭化植物碎屑见菱铁矿、黄铁结核,有时夹煤线。
K3煤层位于P3l,出露于龙坪煤矿,上距长兴组灰岩70m左右,下距茅口组灰岩约35m,煤层稳定,呈层状产出,厚度1.78m~2.43m,平均厚度2.05m,一般无夹矸,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稳定,为全区可采煤层。直接顶板一般为粘土岩,时有褐色粘土岩为伪顶,厚度不稳定,老顶为灰岩;底板一般为浅灰色粘土岩,含铝土质及炭化植物碎屑见菱铁矿、黄铁结核,有时夹煤线。
矿区内可采煤层有2层,自上而下编号为K3、K1号煤层。根据生产矿井工程对煤层的揭露控制及煤层露头地带的调查,将主要可采煤层的产状、规模情况概略列于表1-3-1。
表1-3-1 主要可采煤层产状、规模情况统计表
序 号 | 煤层全区 厚度 | 煤层可采区厚度(m) | 煤层层间距 (m) | 煤层结构 | 顶底板岩性 | 煤层 稳定 性 | 煤层 可采 范围 | 煤层 容重 |
| | | 夹矸 层数 | 夹矸 厚度 (m) | 顶板 | 底板 |
K1 | | | | 0 | 0 | 粘土岩 | 粘土岩 | 稳定 | 全区可采 | 1.50 |
K3 | | | 0 | 0 | 粘土岩 | 粘土岩 | 稳定 | 全区可采 | 1.45 |
3、地形地貌及开采深度。
矿区主要为中低山丘陵切割地貌,地势总体东高、西低,矿区以西地区出露碳酸盐岩,属岩溶谷地地貌。最高点位于矿区南西部双山山头,海拔标高1466.50m。最低位于矿山北西杨几咀北部一带,海拔标高约95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516m左右,地形起伏较大。
4、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701号文《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2010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鑫鑫煤矿瓦斯绝对量为4.78m3/min,相对量为29.78 m3/t,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另外,本设计根据AQ1018-2006进行了瓦斯涌出量预测,预测结果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5.16m3/min(预测过程详见第3章),大于近年来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因此,本设计以预测结果作为设计依据。
(二)“保护层与被保护层”的选择
根据本矿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k1、k3煤层在+799米水平以上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k3煤层是本矿的主采煤层,煤层平均厚度在2米,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k1煤层在+799米水平以上经鉴定为不突出煤层;因而本矿k3煤层是本矿防突的重点。本矿开拓运输巷道布置在岩石巷道中,K1和K3煤层之间层间距为14.5m,如果先开采K1煤层后容易破坏K3煤层的底板,从而导致K3煤层底板垮落后不易管理,因此本矿井不易开采保护层。
二、抽放煤层瓦斯计划
1、1304底板穿层预抽K3煤层1304运输巷掘进期间瓦斯
(1)在K1煤层煤巷掘进时布置穿层钻孔预抽K3煤层瓦斯,同时探明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2)在K1煤层底板抽放巷沿工作面走向每隔8米布置一个钻场,每个钻场布置16个钻孔,沿煤层倾斜方向扇形布置,钻孔开孔间距0.3m,终孔间距倾斜6m,走向8m布置,在预抽后通过测试孔检测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只有各项符合《防突规定》后才能进行1304运输巷煤巷掘进。
2、1304运输巷本煤层预抽
在k3煤层运输巷掘进期间,由下向上沿倾斜向上布置预抽钻孔,孔间距2.5m,孔深80m;回风巷掘进期间由上向下沿倾斜方向向下布置预抽钻孔,孔间距2.5m,孔深60m,布置上行和下行预抽钻孔之间交叉10m。
3、采空区瓦斯抽放(低负压抽放)
如果采面瓦斯超限,风排又不能解决,可采用上隅角沙袋墙密封对采空区进行瓦斯抽放。
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砌筑沙袋墙,用黄泥粉湖密封严实,密闭墙上插入抽放管一端与采空区相通,另一端与抽放主管相连并网抽放。
4、全年瓦斯抽放工程量
2015年度预计瓦斯抽放孔施工工程量
12248m(不包括石门排放孔)。 四、石门揭穿突出煤层计划
1、2015年度计划揭穿+1038m水平02进行巷石门K3煤层;预计工程量34m。
2、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必须先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对石门揭煤工作面进行区域预抽,预抽后进行区域验证,达标后再采取局部防突措施进行石门揭煤工作。区域防突措施终孔间距为5米,孔深超过煤层顶板1米以上,钻孔直径在75mm以上。控制范围石门上方12米,下方12米,左右各12米。石门揭煤时本矿按《防突规定》第七十三条进行检验,分别布置在石门上部边缘及石门左右两帮,钻孔钻进到煤层时,每钻进1米采集一次孔口排出的粒径在1-3mm的煤层钻屑,测定其瓦斯解析指标K1值,测定时应考虑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排碴速度。解析指标临界值应分湿煤和干煤,湿煤层K1值应0.4ml(g·min1/2)-1。或以下。
五、采掘工作面局部防治突出措施计划
(一)掘进工作面防突
1、煤巷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
在煤层软分层中(无软分层时,在煤层中部)打2个ø42mm孔深8~10m的钻孔。钻孔每打1m测定钻屑量一次,每隔2m测定一次K1值。当测得的最大钻屑量(lmax)小于6kg,最大K1值(k1max)小于0.5(ml/g.min1/2)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掘进。当测得的最大钻屑量或K1值达到或超过上述临界值指标时,必须采取防突措施。
(2)煤巷掘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在突出危险区掘进煤层巷道时,采用超前钻孔消突措施。超前钻孔尽量打在软层中,直径ø75mm,孔深10~15m,眼底控制在巷道轮廓线外2~4m,超前钻孔保持超前碛头5m以上。
(3)煤巷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采用“钻屑指标”法,检验孔不小于2个。测定最大钻屑量和最大K1值。若最大钻屑量小于6(kg/m),最大K1值小于0.5(ml/g.min1/2)时,措施有效,否则无效。无效时,采取延长排放时间或加密钻孔的办法处理,直至指标降到临界值以下。
当效果检验为有效时,每循环要留有
2m的检验孔超前距,并同时留有措施孔5m以上的超前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