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队回采13103综放工作面,由于周期来压,周期来压布距9.6m,矿压表均显示在35Mpa以上,工作面顶板破碎,工作面40#架至60#架压力大,出现不同程度的片帮漏顶现象,为确保工作面顺利推进,杜绝漏顶、冒顶事故的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作业形式及要求:
1、由于工作面该段顶板破碎,为防止工作面发生片帮、漏冒顶事故,必须提前在工作面40#架至60#架范围内准备好板梁、圆木、半圆木、2.5m的单体支柱、木锚杆。
2、工作面若发生片帮造成前梁端面距煤壁大于340mm小于1.0m时,支架上方要及时穿插板梁(板梁长度不小于3.0m)护顶。端面距大于1.0m小于1.5m时,支架上方要插圆木梁支护,每架穿梁2根,梁长3m,其直径不小于20厘米的圆木。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时,要在插梁下加打贴帮单体支柱,保证支撑有力,并在煤墙处打木锚杆,木锚杆排拒800mm、间距800mm。采机割煤至该段回撤贴帮单体支柱,割煤过后及时打好贴帮支柱,防止再次片帮造成事故。
3、采煤机通过片帮漏顶区时,要在片帮漏顶区反复割煤、快速推进的方式及时控制顶板;则采用机头或机尾单向进刀,逐渐推进减小漏顶区空顶面积,无论是机头进刀还是机尾进刀时,采煤机必须空刀返回至70#架之后,方可对40#架至60#架片帮漏顶区域进行加强支护。但每次进刀都要将运输机的弯点向前移动,严禁出现弯点不动、机头或机尾一直进刀,造成运输机顶死不能推进现象。采机在通过该段时,采煤机的速度控制在2m/min。
割煤后,支架工必须追机移溜、拉架,前探梁必须接顶严密。拉架时采取割一架拉一架的方式,防止支架挑起的圆木、板梁掉落,失去支护效果。
5、在该段拉架时,要带压超前拉架,以缩短空顶时间,防止漏冒顶。
二、 预防漏、冒顶措施:
支架及液压管路系统必须加强检修,严禁出现滴、漏、跑、冒、串液等现象,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确保支架能够及时拉移。
2、乳化液泵应连续运转,以防止停泵支架自降,且泵站压力必须达到30Mpa,支架初撑力达到24Mpa以上。
3、破碎带和正常割煤带要保持循环进度一致。保持三直一平两畅通。 4、支架必须接顶严密,出现倒架、咬架及明显错差现象必须及时处理。
在工作面上顺槽要常备有足够数量的圆木、半圆木、板梁,木锚杆以备支护急用。
6、加强采煤机及三机设备的检修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利于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7、移架时,支架工要观察好顶板的变化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停机处理,处理好后再开机。
三、处理漏、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顶板发生冒落时,为避免压死运输机,要保持运输机正常运转,并将采煤机后退至顶板完好、支护严密的地带。
2、顶板稳定后,方可进行背顶。处理石碴和背顶前要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以便人员及时撤退,其它人员躲在安全地点,准备运送物料。
人员进入运输机机道作业前,必须进行停机闭锁。
人员进入运输机机道作业前,必须站在支架下进行敲帮问顶,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
人员在背顶时,支架间不允许任何人通过,防止支架误动作造成事故。
背顶要从两头向中间逐架进行,在漏顶处的每道支架前梁上,用8# 铁丝绑两根3.0米的圆木(或“π”型钢梁、工字钢)作为背顶托梁,然后用板梁将顶背严,防止漏碴。
7、背顶时,必须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操作、看守支架,以防止误动作或动作过大导致伤人。
背顶时必须保持圆木、板梁的相互联结及稳定性。为此,在支架插梁上一层要顺工作面穿3.0米长的圆木,然后再用板梁背顶。
背顶前当班队长、班长用随身携带的便携检查冒顶区的瓦斯浓度和氧气浓度,瓦斯超限和氧气不足严禁背顶。(瓦斯浓度在0.8%以下时方可背顶)
背顶作业必须由有经验、有力量的老工人进行,其他人员必须避开矸石容易掉落的地方,避免在背顶过程中发生人身事故。
11、人员扛运木料时,运送单体支柱时应同肩同步调行走;放木料、单体支柱时必须先喊口号,告知伙伴后,方可同时下放,防止因不协调导致伤人。
四、13103综放工作面避灾路线:
(1)避水灾路线:
在工作面事故地点以上及13103上顺槽人员避灾路线: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上顺槽→13103上顺车场→二段轨道上山→总回风→安全出口→地面;
在工作面事故地点以下及13103下顺槽人员的避灾路线: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下顺槽→专用回风巷→总回风→安全出口→地面;
(2)避火、煤尘、瓦斯灾害路线:
13103综放工作面→13103上顺槽→13103上顺车场→二段轨道上山→中部车场→西四井→地面;
其它有关事宜仍按《煤矿安全规程》及《13103综放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