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电气安全>>正文

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常见故障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1月25日


  
  当保护范围外线路投动时,引起继电器动作:
  
  ·若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是新安装时,应考虑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之间PE线与N线有混线现象;
  
  ·外电流线路距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太近,电磁干扰引起。
  
  设备投切或操作过程中引起继电器跳闸的原因:
  
  ·电气设备存在漏电故障;
  
  ·电气设备N线和PE线混用。
  
  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继电器跳闸:
  
  ·剩余电流未超过动作电流值,但变化较频繁,变化幅度较大,一般为线路上有漏电点或树枝碰到的导线。
  
  ·电气线路中有剩余电流大的设备投入运行,当该设备投入时,就会引起跳闸,应特别注意的是可能有一相一地的照明等。
  
  ·两台配电变压器负荷较小,而末端引至同一地点,易发生两台配电变压器间混接。当负载投入时,即发生跳闸现象。
  
  ·穿过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中性(N)线对地绝缘不合格,或与有线电视或广播线交叉,也会产生剩余电流变化幅度大的现象,而引起继电器频繁动作。
  
  同一配电箱的两台或三台继电器间互相干扰,即其中一台合上后,另一台跳闸或引起另两台均跳闸:
  
  ·首先查找该配电箱各支路有无混接现象,特别应注意的是中性线(N),三相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后的动力线路不能混接单相照明设备。
  
  ·剩余电流互感器位置不对应(即将A路的剩余电流互感器接在了B路上,B路的剩余电流互感器接在了A路上),当A路应该跳闸时,A路不跳而引起B路跳闸。
  
  ·变压器的接地线断开或接地不良,电阻值较大,也可引起各分路间互相干扰,可合上另一台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观察表头指示值有无变化的办法来判别,如合上另一路后,这一路的剩余电流指示有变化,必然有混接或接地不良现象。
  
  使用单相电机或功率很小的用电设备时,引起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动作。
  
  单相小电机起动电流比正常运行时电流大几倍或十几倍,当该设备直接起动时,引起继电器动作,有可能存在着重复接地现象。当电机起动时,继电器的指示用表的指针会有明显的变化,当重复接地点与接地点距离、用电设备与中性点接地的距离均是引起动作的各种因素。重复接地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投运时极易被忽视。某些地区存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合不上,将相线,N线对换后,投运正常。此时会引起以上的情况(因为相线对地剩余电流较严重,调整后,出现上述接地现象,剩余电流变小),所以必须将重复接地点排除,否则会产生误动的情况。
  
  用电高峰时会经常跳闸:
  
  ·有较大剩余电流的设备定期投入使用,由于这些设备有剩余电流故障,使用后,总剩余电流量增大,就会使继电器跳闸。
  
  ·标准中要求安装末端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而用户端的改造不彻底,如用户家中将单相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上下侧短接,当有故障时,强行送电造成上一级保护动作跳闸。
  
  3.2组合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拒动原因分析
  
  ·剩余电流互感器损坏,信号放大电路没有信号输入。
  
  ·剩余电流继电器中的输出接点烧坏,无法断开合闸电源。
  
  ·由剩余电流继电器控制的线圈,存在接地现象,虽接受了跳闸指令,但线圈无法释放。
  
  ·由剩余电流继电器控制的分励脱扣线圈开路,无法执行剩余电流继电器的跳闸电源。
  
  ·电源主开关(塑壳式、框架式空气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主触头熔化,无法切断电源。
  
  ·接线错误引起的拒动。
  
  ·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接地装置与低压侧中性点连接处锈蚀,接触电阻增大,或接点松动,影响到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4单相或家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常见故障及排除
  

  单相或家用剩余电流保护装置,一般容量较小(5~40A)以10~26A的较为普遍。因其容量较小,整体结构、内部电路较为简单,故障率较低,运行中检修较为方便。一般故障原因如下:
  
  ·家用的剩余电流断路器,由于受潮,电流增大,导致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跳闸;
  
  ·房屋装修时,预埋导线不规范(未用绝缘管穿线),导致接头处未用绝缘缠包,在阴雨天墙体受潮,引起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跳闸;
  
  ·导线老化或受外力破坏,绝缘受损引起家用剩余电流断路器跳闸;
  
  ·末端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的接线端子板上,因接线螺丝未拧紧,接触不良,而导致接点发热,引起接线板绝缘老化,绝缘水平降低,产生接地故障电流,从而使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跳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