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你处在建筑物外面时,应做到“六不宜”。
(1)、不宜进入临时性的棚屋、岗亭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内。如果雷暴即将来临,而自己又身处开阔地带、山坡、河边等环境时,可选择一些高大物体或架空电力线保护区域,也就是从其最高点算起直角为45度以内的地方比较安全。但必须注意的是,所处的位置应距电线杆、烟囱等高大物体2米以上。如果在山洞内避雨,也应距洞壁至少2米。
(2)、不宜躲在大树底下避雨。如果万不得已需要在大树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叶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且应尽可能下蹲、并拢双腿。
(3)、不宜在旷野高举雨伞、铁锹、钓鱼竿、羽毛球拍等物,因为这样更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
(4)、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如钓鱼、划船、游泳等。
(5)、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6)、不宜停留在建筑物的顶上。
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发生雷雨天气时,如果在室外,应该立即进入室内,具有完整金属车厢的车辆也可以成为避雷场所。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自行车、拖拉机或摩托车;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不要拨打移动电话。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千万不能靠近空旷地带或山顶上的树木,也不要呆在电线杆和高压电线下,否则很易受到雷击。此时人们应尽量降低重心,并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即下蹲,但不能躺在地上,如果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会更好。
三、、中雷击抢救的方法
大量的雷击抢救实践证明,在雷击使人致死这一现象中,有一部分遭到雷击后呈现死亡状态的人还未真正死亡,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往往可以死而复生,遭雷击呈“假死”现象的人在十分钟左右便可能导致死亡。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雷击“假死”现象。
雷击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雷电流流经心脏导致心室产生纤维性颤动。心脏不能像正常时那样同时收缩,产生足够使血液在人体里循环的压力,把血液输送到肺部和全身,因而造成人体的血液循环停止。二是因为雷电流流经人体大脑下部的呼吸中枢时,使人停止呼吸。人体遭受雷击后体内通过的电流不一定很大。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也已经停止,也往往是一种暂态现象。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受害者生还的机会是相当高的,应迅速就地尽力抢救。早抢救一分钟,就多一线生还的希望。不少事例说明,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往往可以延长暂态时间,为进一步的抢救创造必要的条件。
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身体并不带电。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并对他进行抢救。通常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有二种:一种是进行人工呼吸,第二种是体外心脏按摩。
方法之一:口对口吹气法的具体步骤:首先,要使受害者仰卧,并在其头下垫一软枕,使头尽量后仰。然后,抢救者跪在一侧,捏住受害人的鼻孔,猛吸一口气后将口对准受害者的口吹气。吹气的次数保持在每分钟17次左右,并且,每吹入一口气后,可用手压迫受害者的胸部,帮助受害者把吹入的气体排出,如此反复,不要间断。如果有两个人,则可以一个人负责吹气,一个人配合着负责压胸。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切实可行。抢救时要注意尽量把受害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清除掉受害者口中的杂物,才开始进行口对口吹气。若受害者有了轻微的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应和受害者的呼吸一致,不可相反。待受害者呼吸正常或尸斑出现确实已经死亡,才可停止人工呼吸的抢救工作。
方法之二:体外心脏按摩法的具体步骤:首先,应尽量创造条件使受害者仰卧在木板等硬物上;抢救者跪在受害者的一侧,双手重叠地放在受害者前胸正中,相当于胸骨下二分之一处,约在二乳头连线中点位置;然后,抢救者用力向下挤压,应有使胸骨下陷2~3公分的感觉,随后放松,挤压次数掌握在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如此反复有节奏地进行下去。这样做的作用,是当抢救者用力压下受害者的胸部时,可使受害者的心脏把血液压出去;而放松时,胸骨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可使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从而使受害者的心脏功能逐步恢复正常。
在做心脏按摩的同时进行口对口吹气法,效果更好。具体步骤:每做一次口对口吹气,便挤压心脏4~5次,这样效果更佳。要注意挤压心脏用力要均匀,切不可用力过猛,否则容易使受害者胸骨过度下陷而造成骨折。
应该提醒的是对被雷击导致“假死”的人员的抢救工作,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甚至长达一、二天才能使受害者脱离生命危险,因此,不可半途而废。最理想的办法是对受害者实施上述抢救措施的同时,设法尽快通知当地防雷专业人员和当地医院的医生前来处理,在专业人员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抢救,受害者生还的希望会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