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配电网中,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对提高功率因数、降损节能和提高供电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些年,10 kV线路上的无功自动补偿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产品,我局针对所属10 kV线路的特点,积极与设备厂家合作,开展这方面的应用。应用中,我们特别提出了相关的安全保护技术条款,与厂家共同探讨实施方案,并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对此,我们有一些体会和收获,归纳整理出来与大家探讨。
1 农电10 kV配网系统无功补偿概况
对于农网主要使用的10 kV配网系统,完整的无功补偿应该包括变电站集中补偿、10 kV线路补偿和用户端低压补偿,再加上随机补偿,即“3级补偿+随机补偿”(“3+1”模式)。
目前,实际应用相对广泛的主要是在变电站的二次侧进行集中补偿,以及用户端的低压补偿。变电站集中补偿是在站内,室内环境,有人工值守;低压补偿虽然是户外环境条件下工作,但技术难度相对低一些。10 kV线路的无功补偿由于技术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是有少量的线路实行了固定补偿,或人工控制补偿。显然,10 kV线路早期的这种补偿方法存在过补或欠补、人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通常,这种方法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只能配置线路平均无功缺额的30%左右,补偿效果很不理想。
根据线路运行状况,自动判别并实现10 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是10 kV无功补偿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关专业厂家的努力研发,10 kV线路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装置逐渐开始应用。但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提高和解决。
2 问题的提出
10 kV配电线路属于高压配电,其挂网设备的技术性和安全性要求也相对要高。无功补偿装置正是安装于线路中的某个位置(即某号杆,单杆或双杆架设),野外环境,长年累月挂网运行,同样,可*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2000年,一家国外知名公司在中国展出了他们的10 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可以说,至此,10 kV线路无功补偿的自动化设备正式亮相。尽管国内曾有过这方面的很多尝试,但毕竟,国外的先进产品带来了新的启迪,推进了国内厂家研发的步伐。然而,国外这些产品并不能大范围地直接应用在中国的电网上,问题就在于缺乏安全保护措施。
发达国家的电网环境相对要好得多,用电户,特别是特殊的工厂,都在与输送电网之间采取了隔离措施,阻止可能影响输送电能质量的各种情况发生,使得电网很“干净”。而中国电网的情况就差很多,存在许多影响电能质量的不利因素,相当于电网受到了“污染”。
事实上,在后来出现的类似产品的应用中,使得产品的安全保护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据掌握的信息,以及我们自己应用的实践经验:缺乏安全保护措施,或者安全保护做的欠缺,都使得设备损坏率高,正常工作周期一两个月,甚至更短。又由于设备工作在野外,发生故障时不易及时发现,造成长期停运,而失去补偿作用。故障严重时,还可能殃及其它设备。
因此,保证设备自身的高可*运行和安全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产品设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使用方必须要求的指标。
从哪些方面考虑和增强安全保护措施呢?要考虑周围环境,如高低温、潮湿、雷雨,以及空气污染、废气盐雾等等客观条件,也要考虑电网自身状况,如电压高低、三相电流平衡、谐波、浪涌冲击,以及用电高峰低谷,甚至特殊的异常现象等等。
设备应该具备相当的识别技术和保护措施,除了具备智能化控制外,还应具备如飞机“黑匣子”一样的功能,记录线路运行的参数和动作记录,为整个线路运行提供相关的历史数据和参考资料。
3 10 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全保护综述
作为应用方,我们从应用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介绍各项安全保护措施,至于各项措施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指标不是本文的重点。
3.1 安全挂网方式
10 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是一台(套)电力设备,但从安装施工、配套设施来说,每一个补偿点都是一个系统。应该考虑的是:
3.1.1 装置的重量以及单、双杆架设
早期简单的分装式(无箱体)补偿装置是单杆架设,安装在杆的上部;后来随着功能完善,设备配套件增多和防尘防雨的需要,发展了箱体式,采用双杆架设,安装在电杆中部,最低端距地面至少2.5 m。杆上架设设备的重量国家有规定可供参考。
3.1.2 A、B、C三相向装置引线的安全配套件
三相电接入装置前应该有跌落开关保护、避雷器保护,以及配套的横担、高压瓷绝缘子等。
3.1.3 接地系统
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埋设安全的接地系统,保证雷击电流和短路电流的瞬间对地导通,以免烧坏装置。
3.1.4 设备箱体外要有安全警示,施工完毕应挂上标准的安全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