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电气安全>>正文

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李道鹏 石卓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11月24日
(5)监护不力或失去监护。操作时,部分监护人员不唱票,任凭操作人操作,或对操作人的复诵不认真核对便下达执行令;也有部分代替操作人操作,或和操作人分头进行操作,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它工作,使监护使去意义,引发误操作。2002年4月上海某变电所5号接地变35kV从热备用改为开关检修操作时,监护.人和操作人分开,操作人在失去监护的情况下带电挂接地线,致使全身75.5%的面积烧伤,这就是失去监护造成的重大事故。
3.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缺陷
(1)企业主要领导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作业标准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具体,推诿扯皮,人事配备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应急预案,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这些管理缺陷可能导致生产事故发生。
(2)班组管理混乱。班组劳动纪律松懈,对员工反馈的问题不及时解决,考核不公平,奖罚不合理,排班不科学,职工的思想上存在不满情绪。工作中如果这些因素仍然有明显的表现,必然在电气操作中引起不良后果。
(3)培训工作开展不力。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不能满足电气安全操作的需要,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或者有培训但在组织管理、效果检查等方面流于形式,学习的广度、深度离现场操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使培训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
      二、引起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物的因素
1.电力设备无明显标识
一 二次设备无标识或标识不明显、字迹模糊或标识不规范,如电气设备无铭牌、不标识双重名称和相色,隔离开关、接地闸刀、手车式开关无分合指示、旋转方向,熔断器不标识容量、切换开关不标识位置指示、保护压板命名不规范等,都易造成误判断,导致误操作。新设备投入和更换名称后未及时更改名称、编号和标识,或标识牌脱落后未及时粘上,致使操作人员走错间隔,从而引发误操作。
2.操作路径不畅通
变电站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操作路径的畅通,方便操作人员行走。但部分变电站因扩容、扩建、设备改造,施工设备和材料未及时清理,或冬季积雪未及时清扫,使道路不畅,路面不平坦,妨碍操作人员的行走,甚至脚下踩空失去平衡,影响电气操作效果。路面整治、防汛设施改造、电缆敷设等工程的施工,挖开的沟道、孔洞未采取临时措施,改变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路线,使之绕道而行,跑错方向和间隔,引起误操作。
3. 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
各种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在功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等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和局限性。例如机械程序闭锁装置仅适用于简单电气接线,电磁闭锁装置必须通过电动操作回路发挥作用,微机闭锁装置不具备二次操作闭锁功能等,决定了防误装置不可能面面俱到。绝大多数防误闭锁装置都不能约束到临时接地线的安装和拆除。这也是电气误操作中带接地线合闸(包括带对侧地刀或接地线送电,检修后漏拆临时接地线或试验短接线引起的)出现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防误闭锁装置也同样存在故障、老化现象。比如户外电磁锁、机械编码锁、户内机械程序锁锈蚀卡涩,以及采用电气闭锁的开关设备辅助接点接触不良造成回路不通,使防误装置不但起不到防误作用,甚至诱发误操作事故。
      三、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途径与措施
综上所述,引起电气误操作有人和物两个方面的原因,实际操作中只要控制好其中之一,使其不发生,或者使两者不同时发生,就能控制大多数事故。具体来讲,运行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倒闸操作质量、降低误操作事故发生率。
1.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企业和班组应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和季节特点确定不同阶段反事故斗争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价,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制,明确误操作事故的责任,做到“四不放过”。
2.完善制度标准,增强制度执行力
规范变电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种类和标准,尤其是变电站典型倒闸操作票的制订要科学,要在正确的基础上优化操作步骤,便于操作人员现场操作。同时应及时对各类规程制度进行整理修订,对模糊部分加以细化,重复部分予以删除,新增部分及时更新。对要求员工学习的规程制度,制订目录,明确告知必须掌握的部分。制度—旦制订下来就要以铁的面孔、铁的纪律严格执行,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和应付了事。
5.定期培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安全例会质量,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f司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