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东海大桥近海风电场为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工程位于上海市东海大桥东部海域,总装机容量102MW,安装34台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单机容量3MW的SL3000离岸型风电机组。
风机基础型式采用高桩混凝土承台,每个风机设置一个基础,每个基础设置8根直径1.70m 的钢管桩,采用5.5:1 的斜桩,桩顶高程2.20m,桩尖高程-78.00m。基础分两节,下节为直径14.00m,高度3.00m 的圆柱体,上节为上直径11.00m,下直径14.00m的圆台体。基础结构底面高程0.50m(国家85 高程,下同),基础封底混凝土底面高程-0.30m,基础顶面高程5.00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 的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从以上工程概况可以看出东海大桥100兆瓦海上风电基础工程不管是从工程规模还是施工难度和施工管理都大大超过以往传统的码头施工。面对建设中国第一个近海风力发电场,安全管理经验几乎是零,而施工现场最大的难点就是安全管理。如何采取相应对策来应对本工程的安全管理难点,如何保证本工程安全、顺利的实施,本文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2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难点分析
2.0.1 外海作业受季风、台风、寒潮、雾天和突风影响突出
根据施工海域的气象水文资料显示:10月至次年2月盛行偏北至西北风,冬季寒潮南袭时,最大风力8~9级;3、4及9月为季风转换期,风向不定,平均风力6-7级; 5-8月是东南风盛行季节,是造成东海水域主要灾害的风向。全年6级风以上的日数占全年天数约90.5%,7级风以上占全年天数约65.4%,8级风以上的占全年天数约32.5%。东海水域是台风影响较大的区域,平均为2.56个/年。台风最早影响出现在6月份,最迟10月份,其中8月份出现最多,其次为7月和9月份,风向为东南风(ESE)。7-9月该海区的大风主要是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2.0.2 设备、材料、人员运输受潮汛影响
本工程为外海作业,浪高、流急、潮差大。施工设备、材料全部依靠船舶运输,同时所有人员的来回、现场的施工作业和休息都依靠施工船舶,这大大增加了安全管理难度。
2.0.3 施工区域内海底光缆、电缆多,影响施工船舶抛锚作业
施工区域周围布设了大量的海底光缆,如海军光缆、中日海底光缆、大陆至马迹山动力电缆等,这严重制约本工程各类施工船舶的抛锚作业。尤其是1#、2#风机基础施工时,打桩船、搅拌船等大型船机的锚缆会进入海军光缆控制区内,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1#、3#风机基础施工时,打桩船、搅拌船等大型船机的锚缆会进入东海大桥控制边界,距东海大桥仅500m左右。由于这些控制区域是严禁进入的区域,严重影响船舶正常的施工作业。
2.0.4 特种作业多
本工程特种作业包括电焊(气割)作业、起重吊装作业,钻机作业等,其中起重作业的吊物有体积大、重量大的特点。由于本工程施工的特殊环境,特种作业存在着显著的危险性。
2.0.5 施工船舶管理难度大
施工船舶多,施工区域狭窄,船舶安全管理难度大,易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及走锚事故。
2.0.6 工程结构复杂,工期紧,交叉作业多
本工程结构复杂,有大量的预埋件施工和大量的焊接工作量,加上工期紧,施工交叉作业经常性存在。这大大增加了安全措施设置的难度,使的现场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2.0.7 机械设备多
现场机械设备较多,有钻机、电焊机、发电机、吊机等,同时施工作业区较狭窄,设备管理难度大。
2.0.8 施工用电管理难度大
本工程的所有用电均依靠发电机现场临时发电供应。施工现场场地较小,施工环境特殊,用电设备较多,电缆电箱很难合理布置,临时用电管理难度大。
3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3.1 船舶安全管理
由于本工程位于东海大桥东侧海域(离南汇嘴8~13公里),是典型的海上独立施工作业类型,施工作业主要依靠船舶。为确保船舶作业安全,项目部在现场设置船舶调度指挥室,统一指挥和调度现场施工船舶,安全监督部主要负责安全资料交底及人员教育和船舶安全措施落实和检查等。具体管理工作如下:
3.1.1 船舶进场前安全验收
施工船舶进场前由项目安全监督部联合调度室以及工程部相关负责人对船舶外貌及船体检查,对改造后的船舶设施、临时用电、安全救生设施等进行安全专项验收,审核船舶证书和船员证书,不合格的立即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限时整改,直至船舶各项设施落实到位方可进场施工。
3.1.2 及时进行安全交底和
每一条施工船舶进场前项目安全监督部及时进行安全交底及船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同时签订租用船舶船员安全生产承诺书。项目部依照不同类型的船舶按照相对应的安全交底内容进行进场交底,交待现场施工工况、作业区抛锚位置、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船舶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一系列的特点和制度。项目部在船舶进场时进行船员上岗
,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并定期召开船舶安全生产例会。
3.1.3 船舶抛起锚管理
工程地处东海大桥东侧海域,潮流急,施工区域海底光电缆多,这大大增加了船舶的抛锚作业和施工中的锚缆管理。为了使船舶熟悉施工区域及周围的海域地理位置,以及禁锚区与航行区,项目部在所有大型自航船舶及拖轮上安装AIS定位系统,确保船舶时刻了解锚位动态,防止发生误抛或走锚而损坏海底光、电缆。为确保船舶抛起锚作业安全,项目部专门配置抛锚艇。同时,船舶在现场施工抛起锚都必须经过现场调度的同意,并及时向调度上报船舶锚的位置,出现意外情况时,项目部立即启动走锚与船舶遇险预案。
3.1.4 船舶避风避雾措施
现场船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采取避风避雾措施。项目部经过一段施工情况的摸索,总结了一套避风避雾方法,制定了防风防雾应急预案,并向施工船舶进行交底。项目部明确规定在施工期间凡在大潮汛期间遇到八级风的预报立即撤离施工现场。当遇到八级东南风或南风统一到洋山避风锚地避风;当遇到八级西北风或北风统一到芦潮港车客渡码头上游避风,避风时现场拖轮全程跟从保驾护航。在撤船前,先把施工人员用交通船运送到陆地,小船先行,大船压后跟从。同时分别选举一名大洋山船长与一名芦潮港船长担任施工作业船舶的总船长,利用他们熟悉当地水域环境之长,在避风时由他们协助项目部船舶调度进一步做细船舶的避风工作。
当遇到瞬间生雾的天气时,所有船舶立即停航,打开雾灯,停泊施工的船舶原则上禁止施工,交通船就地抛锚。如在禁锚区时遇到大雾时,船舶应立即向现场调度报告,由现场调度统一指挥,项目部启动应急预案。
3.1.5 船舶施工期间值班管理制度
为保证现场施工船舶、船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项目部制定船舶值班制度,要求船长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不间断对锚位、动力设备及人员活动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船长,同时立即上报项目部调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