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电气安全>>正文

浅析35KV线路接地电阻与防雷

作者:喻友智  
评论: 更新日期:2014年11月22日
摘要:本文介绍了宜宾芙蓉电力公司35KV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线路特点,分析了35KV供电线路接地和防雷系统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35KV线路接地设计的必要性和接地装置的设计原则;阐述了接地电阻的降阻措施和如何提高35KV线路的防雷措施,提出了使用“避雷器在线监测仪”技术方案的建议,通过避雷器在线监测仪的使用,不断掌握本地的雷电参数、输电线路的落雷次数,从而有针对性地、逐步地完善、优化35KV供电系统的防雷体系。
 
关键词:35KV线路  接地电阻  防雷           
 
一、35KV供电系统概况
宜宾芙蓉电力公司供电系统,由宜宾供电局武家岩110/35KV变电站供电,通过巡电东(344)、巡电西(345),两条专线至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又通过35KV中央变电站分别向:白皎变电所、杉矿变电所、红卫变电所、珙泉变电所、新林变电所供电,形成了以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为中心的川煤芙蓉集团公司珙县区域的供电网络。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已于2007年实现了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白皎变电所、杉矿变电所分别在2010、2012年也进行了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
1、系统正常运行方式
宜宾供电局武家岩110/35KV变电站,通过两台40MVA变电器,分别以馈出开关344(巡电东)、345(巡电西)向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Ⅰ、Ⅱ母线供电;35KV中央变电站为单母线系统,母联开关(300)断开,Ⅰ、Ⅱ母线分段运行,形成分别以白皎、杉矿、珙泉变电所进行的双回供电;红卫、新林变电所单回供电的供电体系。
武家岩110/35KV变电站内,两台供电变压器35KV侧的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形成了35KV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为非直接接地系统。
 
2、系统供电现状
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向各变电所的供电线路和进线线路共10条,线路累计长度约80 km,主要以金属横担的砼杆为主的架空线路,线路主要按山地架设,约有90%以上的送电线路经过山林地带,地形复杂、土壤电阻率高,接地电阻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在历年的雷电季节常发生线路闪络、开关跳闸的事故,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可靠供电。通过对2012-2013年对35KV供电线路的地阻测试和避雷器不合格率以及供电事故的统计,见下表。可见整个35KV线路接地系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避雷器2013年的不合格率比2012年增加了10.3%,说明其中也一定存在着某种不正常的原因。
 
供电线路接地不合格率%
雷击事故次数占所有跳闸事故次数%
避雷器不合格率%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2012年
2013年
60.2%
65.1%
70.5%
71.2%
20%
33.3%
 
二、35KV供电线路存在的问题分析
35KV供电线路在每年的接地电阻测试中,不合格率成增长趋势,进而事故率增加。说明整个35KV线路的接地系统和防雷体系存在着极大的问题,迫切整改。通过对每条线路的实际考察、现场勘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问题的所在:
1、客观存在的问题
(1)、在接地方面:由于线路主要是按山地架设,表层土质薄,下层为石灰页岩,土壤电阻率高,对杆塔的接地电阻影响较大。有的部分杆塔所在地段基本上全为岩石,交通又不便,在接地电阻装置设计、降阻方面存在很大的难题。
2)、在防雷方面:因大气雷电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各国对送电线路的雷害认识研究还有很多未知成分。再加上送电线路处于大自然之中,遭受自然的破坏可能性极大。此外由于现在观测技术上的局限性,还无法准确测量和捕捉到线路每一次被雷击的技术参数。比如对送电线路造成闪络或跳闸的主要原因是反击还是绕击等问题。这此因素都造成了防雷措施的针对性不强。
2、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杆塔接地方面:35KV线路设计建造时,没有提供每基杆塔所在位置测量的土壤电阻率及其分布情况,在设计接地装置时随意性较大,不是根据每根杆塔的地形、地势情况合理设计杆塔的接地装置,而是套用一些现成的图纸和典型的设计方案。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部分杆塔的接地电阻偏高。
2)、避雷线方面:由于山区地形复杂,大高差、大档距。也普遍存在保护角偏大,避雷线对导线屏蔽不良等问题。
3、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5KV供电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时,由武家岩110/35KV变电站直接给各个变电所供电。90年代初因芙蓉集团白皎电厂的投建,对35KV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93年电厂35KV中央变电站投入使用,至今供电系统已使用20多年。有些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初建成时是合格的,但经过一定的运行周期后,杆塔接地电阻会逐渐变大,这除了前面介绍的由于施工时留下来的隐患外,还存在如下问题:
(1)、接地体的腐蚀,特别是在山区的酸性土壤中,或风化土壤中,最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和吸氧腐蚀。由于腐蚀使接地体与周围土壤的接触电阻变大,甚至使接地体在焊接头处断裂,导致杆塔接地电阻变大,或失去接地。
(2)、在山坡坡带,由于雨水的冲刷使水土流失而使接地体外露,失去与大地的接触。
3)、在施工时使用化学降阻剂,或性能不稳定的降阻剂,随着时间的推移降阻剂的降阻成份流失或失效使接地电阻变大。
4)、因线路已不断老化,维护不到位,使线路杆塔接地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陷。如:接地装置年久失修,锈蚀严重,残缺不全,接地电阻逐年增加,甚至断线。这些损坏的接地装置将导致系统耐雷水平严重下降,造成系统闪络。运行中许多事例充分说接地装置不良与雷击跳闸率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5)、在接地整改中,同样没有根据杆塔的实际地质情况,合理设计接地装置,处理接地千篇一律地在就地打一根垂直接地极了事,且施工中接地体的长度、埋设深度及焊接质量都普遍达不到要求,因此不少接地装置整改后并未收到实际上的效果。
三、35KV供电线路接地设计分析
1、接地的概念
电力系统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和人身安全,不论在了发电、供(输)电、变电、配电都需要有符合规定的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将供、用电设备、防雷装置等的某一部分通过金属导体组成接地装置与大地的任何一点进行良好的连接。根据接地的作用不同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即为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保护接地即为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配电装置的构架和线路杆塔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防止其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设的接地;雷电保护接地即为为雷电保护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而设的接地。因此接地装置的设计,应根据供电系统的情况,接地的目的与作用,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接地系统。接地系统大致由以下部分组成:
(1)、接地装置:电气设备接地引下导线和埋入地中的金属接地体的总和。接地体又称接地极,指埋入地中直接与土壤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是接地电流流向土壤的散流件,与土壤充分的接触是降低接地电阻的重要措施。接地引下线是指电气设备及需要接地的部位用金属导体与接地体相连接的部分,是接地电流由接地部位传导至大地的途径。
(2)、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过渡电阻和土壤流散电阻的总和。其数值等于接地体对大地零电位区域的电压与流经接地体的全部电流的比值。
接地电阻包括: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在雷电冲击电流下,由于其幅值很大,作用时间又很短暂,所以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下的接地电阻不同。我们平时所测量的接地电阻就是工频接地电阻。
2、接地系统设计的必要性
接地是保证系统安全稳定供电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下几点说明接地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接地是避雷技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是直击雷,感应雷或其它形式的雷,都将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因此,没有合理而良好的接地装置,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2)、从避雷的角度讲,接地装置的作用是把雷电对接闪器闪击的电荷尽快地泄放到大地,使其与大地的异种电荷中和。如果设计不合理接地电阻较大,在发生雷击时,可能造成杆塔地电位异常升高、绝缘子闪络而导致线路跳闸。
(3)、接地装置的合理设计,可以降低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和降低绝缘子闪络概率。
(4)、如果变电站接地网的网格设计不合理,则可能造成接地系统电位分布不均,局部电位超过规定的安全值,还可能因反击对低压或二次设备以及电缆绝缘造成损坏,使高压窜入控制保护系统、变电站监控和保护设备会发生误动、拒动,酿成事故,甚至是扩大事故,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