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采用暖棚法养护三盘时,棚内各测点温度不得低于5℃,并应设专人检测混凝土及棚内温度。暖棚内测温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布置,每昼夜不应少于4次。
(2)暖棚的出入口应设专人管理,并应采取防止棚内温度下降或引起风口处混凝土受冻的措施。
(3)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将烟或燃烧气体排至棚外,并应采取防止烟气中毒和防止火灾的措施。
5.2.13 采用人工搅拌时,应严格按照“三干四湿”的施工程序进行,随着温度的变化,现场应将搅拌时间适度延长,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原材料的转运距离和次数,做到合理利用有效时间,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浇筑。
5.2.14 为提高砼早期强度及养护防冻,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及中心试验室提供的复合型NFD-11型防冻剂配合比数据施工,考虑到搅拌及捣固的均衡影响,现场施工中应提前将防冻剂溶于水中,并适当加强搅拌和捣固次数。
5.3 混凝土养护
根据实际施工条件,选择蓄热法进行养护,并进行早期短时加热,具体要求如下:
5.3.1 基础浇制完毕,对基础根开、高差等数据检查完后,应随即将立柱上部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并在坑内生火、在坑口上方采用棚罩加强围护。
5.3.2 在坑内生火时,火笼应与基础表面保持适当距离,并应在火上放水桶,以产生蒸汽,提高养护效果。
5.3.3 生火养护时应测量坑内温度,坑内温度应不低于15℃,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但为防止产生温度应力,不得高于40℃,养护时间应不小于3天。
5.3.4 混凝土养护期内应每隔6小时测量一次养护温度。
5.3.5 混凝土受冻前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30%,当气温低于-15℃时,应棚罩养护48小时后在进行回填。
5.3.6 对基础边角等易受冻部位,应采取防止混凝土过早冷却的保温措施。
5.3.7 拌制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冻剂溶液的配制及防冻剂的掺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及防冻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2)严格控制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份及防冻剂溶液中的水份应从拌和水中扣除。
(3)搅拌前应用热水或蒸汽部洗搅拌机,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4)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5.4 拆模回填
5.4.1 生火养护24小时后,可拆模,当混凝土表面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覆盖措施。
5.4.2 拆模时,应将模板自上而下拆除(如立柱),拆除中应注意保护基础棱角。基础拆模后,需要拆除挡土板时,尤其是使用拖拉机拉拽时,应指派专人进行指挥及监护,防止顶木拆除及拉拽挡土板时土层意外塌方,造成碰撞基础及人员意外事故。
5.4.3 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30%,即应为200-250mm,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适当增加。
5.4.4 回填土中含冻土块时,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含量(按体积计)不得超过30%,同时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5.4.5 回填时应清除基坑底部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回填土上层及表面应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回填土。
6. 质量控制与检查
6.1 冬期施工测温的项目及次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测温项目 | 测温次数 |
室外气温 | 每昼夜不少于4次,此外还需测最高、最低气温 |
水温度 |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
混凝土出料温度 | 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 |
混凝土养护温度 | 每2小时一次 |
6.2 检查混凝土质量除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留置试块外,尚须做下列检查:
(1)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受冻、粘连、收缩裂缝,边角是否脱落,施工缝处有无受冻痕迹。
(2)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养护条件是否与施工现场结构养护条件一致。
6.3 在任何情况下,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N/MM2
7. 安全要求
基础冬期施工过程中除遵守《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要求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7.1 用毡布覆盖坑口时,应搭设支架,以防失火。
7.2 养护及下夜应由两人进行,在坑内加火时,坑上应有人监护。
7.3 夜间养护时,上下坑应有梯子,以防摔伤。
7.4 养护及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以防煤气中毒及物体打击。
7.5 在进入基坑之前,必须先将基础上的遮盖物打开一小部分,将基坑内烟气放出后方可进入,谨防煤气中毒。
7.6 施工及下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防止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