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容器内焊或切割时,焊工与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
13、电焊机必须放置在易散热无积水的安全地点,其温度不得超过70℃,在使用期间电焊机周围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14、电焊操作时,焊工必须带电气焊面罩,在焊接时不准随意拿开面罩,以免伤眼。电焊工必须要穿绝缘靴。电焊作业时,必须安排专人停、送电。
15、所有焊接设备,包括电焊机,焊接工作台及其它金属设备,均应装有可靠的接地线。焊接时,电焊机地线必须直接连接在被施焊的构件上,但不能影响操作安全。
16、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
17、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重点防火部位要留人监视一小时)方可离开。
18、氧气带和乙炔带禁止铺设在明火、炽热导管、辐射热或其他热源和带电电线附近。电源开关设在监护人近旁,遇有危险象征时,立刻拉闸,并进行营救。
六、三项制度执行如下规定:
1、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必须随时进行安全确认,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方可正常施工,并按要求填写各工种安全确认卡片。
2、接班后和交班前,必须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对工作现场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整理和“手指口述式”的安全确认,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每班必须做到三次定时整理和五次安全确认。“三三整理”即为整理隐患,整理环境,整理情绪,控制节奏;五次安全确认即为接班后、交班前各一次安全确认以及班中进行三次“手指口述式”的安全确认。要求“三三整理”和五次“安全确认” 制度贯穿于每一班次的施工过程中,并严格做到每一次的整理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安全确认必须以“手指口述”的形式进行确认,不留隐患。
3.安全确认和“三三整理”的其它要求:
3.1在当班生产过程中按规定进行三次整理,每两小时整理一次(每次整理时间前后间隔不能大于30分钟)。每班整理三次,且每次整理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要做到时间服从效果。
3.2每班的接班后和交班前,要各进行一次安全确认,确认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班中在每次整理之后要进行安全确认。安全确认时必须以“手指口述”的形式进行确认,不留隐患。
七、施工组织:
1、安全负责人:
2、施工负责人:
3、施 工 时 间:2014年2月23日-2014年12月31日
八、事故案例:
2009年<2月4日>白班班前会,晓南矿防尘队队长于洪波安排技术员宋飞为安全负责人,带领焊工吴玉辉及工人韩继详、赵广训进行南二石门(局部通风机供风)动火回收管路工作。先从中间向里回收一趟旧的6寸(含4寸)管,之后对接近排矸点影响排矸的2寸、3寸管进行部分回收。
当班动火工作在10:40分左右开始,按计划从石门中间位置向里侧动火拆卸旧管。瓦检员王岩当日7:40分接到动火措施, 9:00对作业进行了检查。安检员胡庆喜当日7:30分下井,负责副井把罐,安监大队小队长接到动火措施,将措施交给胡庆喜执行巡查,约12:00进行了巡查之后回到副井把罐。13:05分施工结束,13:30分左右施工人员离开工作地点,13:54分施工安全负责人宋飞升井。16:00二班负责巡查的瓦斯检查员单长友到南二石门检查发现石门内有青烟并立即汇报调度室。
矿调度室立即通知矿领导,并向集团公司调度和相关处室进行了报告,矿井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6:05分出动救护队,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在救护队先行到达的小队探查的基础上,矿通风副总曲宝带领救护队人员携带灭火水绳进入南二石门,现场烟气较大、能见度低,在行至距排矸点端头约<40米>左右,发现已不宜现场灭火,随后人员撤出,请示抢险指挥部,决定采用临时板闭进行封闭。17:30分开始施工,20:50分结束,同时停止局部通风机供风。并在9个地点设置警戒,救护队在警戒区外待机监控。
2、事故原因:
1、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规定动用火焊,现场施工作业残留火种引燃了巷帮木柈,进而引燃残煤等其他杂物,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事故的主要原因:动火措施编制审批不严密,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
3、施工作业人员对动火工作安全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当班施工安全负责人宋飞违章作业,未执行措施规定(在施工结束后至少监护1小时),而是提前35分钟离开现场,也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
4、安监部门、业务保安部门监督把关不到位。
3、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动用火管理,规范动用火制度,严格落实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对井下动用火的相关规定。
2、明确所有动用火人员的责任,重点工程必须在调度室公示,设专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3、严格一工程、一措施,强化“五个一”管理。
4、严格措施审批程序,强化施工过程监督。
5、加强全员安全思想教育,强化职工培训,强化规章、制度、措施的落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