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采用局部送风降温措施时,气流达到工作地点的风速控制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 带有水雾的气流风速为3m/s~5m/s,雾滴直径应<100μm;
—— 不带水雾的气流风速,劳动强度I级的应控制在2m/s~3m/s,II级的控制在3m/s~5m/s,III级的控制在4m/s~6m/s。
b)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应符合表1的规定。
热辐射强度 (W/m2) | 冬季 | 夏季 | ||
温度(℃) | 风速(m/s) | 温度(℃) | 风速(m/s) | |
350~700 | 20~25 | 1~2 | 26~31 | 1.5~3 |
701~1400 | 20~25 | 1~3 | 26~30 | 2~4 |
1401~2100 | 18~22 | 2~3 | 25~29 | 3~5 |
2101~2800 | 18~22 | 3~4 | 24~28 | 4~6 |
注1:轻度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表中较高值,风速宜采用较低值;重强度作业时,温度宜采用较低值,风速宜采用较高值;中度强度作业时其数据可按插入法确定。 注2:对于夏热冬冷(或冬暖)地区,表中夏季工作地点的温度,可提高2℃。 注3:当局部送风系统的空气需要冷却或加热处理时,其室外计算参数,夏季应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及相对湿度;冬季应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
6.2.1.12工艺上以湿度为主要要求的空气调节车间,除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已有规定者外,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空气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相对湿度(%) | <55 | <65 | <75 | <85 | ≥85 |
温度(℃) |
30 |
29 |
28 |
27 |
26 |
表2: 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上限值)
6.2.1.13高温作业车间应设有工间休息室。休息室应远离热源,采取通风、降温、隔热等措施,使温度≤30℃;设有空气调节的休息室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4℃~28℃。对于可以脱离高温作业点的,可设观察(休息)室。
6.2.1.14特殊高温作业,如高温车间桥式起重机驾驶室、车间内的监控室、操作室、炼焦车间拦焦车驾驶室等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热辐射强度应<700W/m2,室内气温不应>28℃。
6.2.1.15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