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减轻噪声危害的办法,首先应了解噪声的危害所在及产生的原因。
噪声除直接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外,对人的其他伤害基本是间接的,并且有一个积累过程。
听力保护涉及的评价量是每个工作日8小时暴露的等效声级,这个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能量的平均值。用积分声级计或声暴露计可以测量,也可以通过不同时段对应的不同声级进行计算。
通过国内外大量的学者和科研机构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调研和研究,将职业噪声暴露标准制定在85dB(A)较为合理,能保证90%以上的作业工人的听力不受到作业场所噪声的危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这个标准。以此为基础,如果接触时间减半,允许噪声增加3dB(A),最高允许值为115dB(A)。
企业应对一般作业场所的噪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包括车间内的噪声照射(所有传到某作业位置的噪声)情况以及工人的噪声暴露(在规定时间内人耳所接受的噪声)情况,从而确定噪声暴露超标的区域以及噪声暴露超标的人群。
通过对环境噪声照射值的测量,基本可以确定作业场所噪声的危害情况。对于噪声超标的区域,企业应及时进行噪声治理,通过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工程技术手段进行降噪。
通过对人员噪声暴露的测量,可以确定其所需要听力保护的等级,为高噪声暴露的人员选配合适的护耳器。而作业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当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要自觉正确使用护耳器,以保护自身的听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作业人员暴露时间管理的手段,采用轮班、作业位置调换、工序调整等办法,减少人员的暴露量,根据等能量原则,噪声暴露每增加3dB(A),工作时间减半。
只要合理地安排作业时间,并配合护耳器的使用,就可以达到降低噪声暴露的目的。
面对一个噪声污染问题,通常从三个环节考虑控制:一是声源噪声控制,二是噪声传播途径控制,三是接收者的个体防护。
当前面两个环节的噪声控制无法实施时,第三个环节就是听力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工人必须正确使用护耳器。
综上,建议该网友的母亲应了解其工作环境的噪声状况,来判断是否会受到听力损伤,同时了解企业有可能通过哪个环节来减少噪声,本人是否可以因此减少噪声暴露。
如果噪声超过标准、企业没有采取控制措施降噪,个人一定要正确使用护耳器,下班后应远离生活中的高噪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