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冶金安全>>正文

铸造工岗位作业指导书

  
评论: 更新日期:2016年10月13日
8.2.4化验合格后,打开熔炼炉炉眼,将熔体转入静置炉内。若成分出现偏差,及时进行补料或稀释,调整成分,直至成分合格为止。
8.3铸造
8.3.1倒炉后,先清除铝液表面浮渣,然后取样化验,合格后调整铝液温度在精炼温度范围内,对铝液进行精炼净化处理。
8.3.1.1采用高纯氮气喷吹熔剂粉“固体+气体”联合法炉内净化工艺对静置炉内熔体进行净化处理。
8.3.1.2精炼操作条件
熔体温度保证730℃以上,精练剂用量2kg/t左右,精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氮气压力0.04MPa。
8.3.1.3精炼时先接通氮气,待熔剂粉从精炼管口喷出后,再将精炼管插入铝液中。操作时动作要柔和,沿炉底由近及远来回缓缓移动,精炼操作应注意消除死角(要到边到角),精炼完毕,先将精炼管从熔液中抽出后再关闭氮气阀。
8.3.1.4精炼完毕10分钟后,将铝液表面浮渣扒除干净,然后撒入定量的复盖剂。
8.3.1.5关闭炉门,铝液静置澄清40分钟,调整铝液温度在铸造温度范围内时,准备放流铸造。
8.3.2铸造准备工作
8.3.2.1对与铝液接触的生产工具、流槽、中间包、过滤箱、浇包、分配器、铸模等部位充分预热干燥。
8.3.2.2检查天然气系统,确保正常。
8.3.2.3检查铸造机铸模螺丝、润滑链正常,轨道上和周围无凝铝,启动铸机检查运转正常,涂刷脱膜剂。
8.3.2.4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水压正常。    
8.3.2.5准查好夹铝锭用的钩子、小锤、大钳、撬扛、铁镐、大锤等工器具。
8.3.2.6检查打印装置正常、字头够数,并换批号字头。
8.3.2.7启动检查浇包正常,安装好浇包上方调眼钎子。
8.3.2.8准备好不少于5根的堵出铝口的塞杆。钎子以及渣炉、渣箱、浇包放铝箱和钢丝绳等。
8.3.2.9初次使用或间隔2.5小时后使用的铸模分配器必须进行预热烘干。
8.3.2.10做好打包和运输准备工作
1)检查打捆机运转正常。
2)打捆机压缩空气压力不得小于0.45MPa。
3)备好钢带、卡子等物品。
4)联系好叉车等。
8.3.3浇铸和打捆作业
8.3.3.1得到班长指令,启动铸机、浇包,并放好放铝箱附近的围栏,禁止一切人员入圈。
8.3.3.2卸下出铝塞杆限位铁件,拔出塞杆,用钎子将石棉套拔掉并用力向炉眼内捅通,使铝水流出,迅速用带有石棉套的塞杆将眼堵住,放上限位。调整出铝塞杆,让铝水从塞头下平稳流出,注意铝液飞溅。
8.3.3.3待长流槽的液位适中后,调节流槽出铝口,使铝液进入浇包,然后进入分配器进行铸锭。
8.3.3.4调节铸机转速、铝液流量使铝锭合格为止。
8.3.3.5用渣铲及时将铸模内铝液面上的渣子打净,并将渣子打到渣斗内,防止渣子飞溅。
8.3.3.6当铝锭运转到打印位置时,投入打印装置。生产中随时检查打印情况,如有异常情况迅速处理。
8.3.3.7当铝锭到达铸机机头位置时,开铸机冷却水门,并调至适量大小。
8.3.3.8专人用小锤对脱模铝锭敲击,直至脱落。
8.3.3.9专人用钩子将铸锭按要求进行堆垛
1)按17层摆放,底层摆放两块,第2层至17层每层排放7块,层与层之间铸锭相互交叉90度整齐排放,每垛共计铸锭114块。
2)当发现铸锭有四角不全的残锭(欠重)、超出铸模外的大锭(超重)、渣未打净或较严重飞边毛刺等不合格锭时,应迅速夹到边人工堆好(用于回炉),严禁废品进入堆垛。
3)要求堆垛整齐、铸锭扣好,严禁出现歪斜不平整现象。
8.3.3.10打捆
1)对每捆堆垛好的铸锭采用4根钢带呈“#”字形打捆,先南北两根,再东西两根,东西钢带要抱住南北钢带,钢带要紧,不歪不斜。
2)打捆操作
打开打捆机气源,将卡子穿在钢带(采用0.9×32mm镀锌钢)带上,将钢带穿在铸锭垛上打捆,把钢带送入手轮和行走轮中间,使钢带紧固后封缄。
3)每捆铸锭要做好标识,写上批号和序号。
4)生产结束后,关闭气源,收拾好钢带、卡子,打扫卫生。
8.3.3.11配合叉车将铸锭叉走放好。
8.3.3.12若遇紧急停机,则迅速堵眼,并指挥天车移动浇包下的放铝箱。停机时关闭铸机冷却水门。
8.3.3.13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因设备故障使熔体在静置炉内超过3小时,应及时对熔体搅拌一次,以防止合金成分出现偏析。
8.3.3.14铸锭结束后,关闭冷却水门。
8.3.3.15当最后一块铝锭打印完后,及时停下打印装置。
8.3.3.16浇铸结束后,清理出铝口、流槽,用准备好的塞杆堵眼,安好限位铁件,确认堵眼后不渗铝、不漏铝,否则重新堵眼。收拾好工具,打扫铸机及地面卫生。
8.3.3.17吊出浇包下放铝箱内的铝块(不得超过200㎏),加入炉内。残渣装入渣箱内(石棉套、灰土等杂物禁止放入渣箱内),联系叉车送往电解工区。                        
8.4取样质检
8.4.1铸造结束后,切取低倍试样化验化学成分、晶粒度及低倍针孔度等项目,检验规程按照GB/T8733-2007《铸造铝合金锭》标准要求。
8.4.2对铸锭表面进行检查,对有表面缺陷的铸锭及时检出,铸锭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8.5入库
铸锭经衡量记录后,用铲车搬运到指定地点存放,存放地点应具备干燥、防止雨淋、便于装卸等基本条件,铸锭在搬运过程应平稳,防止将打包带损伤而导致散捆现象发生。
8.6相关记录
8.6.1《电解铝化学成分报告单》;
8.6.2《炉前分析告单》;
8.6.3《铸造工艺卡片》。
9在线处理机操作规程
9.1启动设备前的准备工作
9.1.1检查机械部分是否正常,传动部分是否灵活,加注两个转子的润滑油。
9.1.2检查液压站,油箱内是否有液压油。
9.1.3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本设备加热电压为交流220V输入,控制及保护电压为交流220V)。
9.2启动设备
9.2.1合上电控盘液压泵电源,三极空气开关QK1(盘内从左至右第一个)。
9.2.2合上1号转子电机电源三极空气开关QK2(盘内从左至右第二个)。
9.2.3合上2号转子电机电源三极空气开关QK3(盘内从左至右第三个)。
9.2.4合上加热晶闸管风机电源单极空气开关QK4(盘内从左至右第四个)。
9.2.5合上电加热盘、电控盘、气压盘盘顶照明灯电源,单极开关QK5(盘内从左至右第五个)。
9.2.6合上晶闸管模块开关电源单极开关Q K6(盘内从左至右第六个)。
9.2.7在电加热盘内合上晶闸管电源总开关QK7(盘内居中位置)。
9.2.8合上1号加热器晶闸管电源开关QK8(盘内左边)。
9.2.9合上2号加热器晶闸管电源开关QK9(盘内右边)。
9.3升温
9.3.1按下“加热器1启动”和“加热器2启动”按钮。
9.3.2在常温下升温,首先设定“炉1铝液温度”和“炉2铝液温度”为100℃,上升温度为150℃,下限温度为50℃。加热保温24小时,在100℃保温24小时后,再次设定炉1、炉2铝液温度为150℃,上限温度为200℃,下限温度不变。加热保温24小时,在200℃保温24小时后设定,炉1、炉2铝液温度为250℃,上限温度为300℃,下限不变,加热保温24小时。
9.3.3在250℃加热保温24小时后,再次设定炉1、炉2的铝液温度为500℃,上限温度为550℃,下限温度为450℃,加热保温16小时。
9.3.4在500℃加热保温16小时后,设定炉1、炉2铝液温度为750℃,上限温度为760℃,下限温度为700℃。加热保温8小时,在加热保温8小时后,方可让铝液进入炉内。
9.4转子升降操作
9.4.1首先按下液压泵启动按钮,启动液压泵电机,转动“转子1升/ 停/降”和“转子2升/ 停/降”按钮开关至升的位置,升至一定高度后,转钮转至停的位置。安装石墨转子和转子叶轮。
9.4.2打开压缩空气和氮气总开关,调节“压缩空气压力调节”阀至0.5MPa,调节“氮气压力调节”阀至0.3MPa,调节“节流阀1”和“节流阀2”使堵气压力为25-30kPa.
9.4.3按下“转子1启动”和“转子2启动”按钮,调节对应的转子1和转子2可调电位器旋钮观察“转子1转速”和“转子2转速”至150转/分。
9.4.4“转子1升/停/降” 和“转子2升/停/降”按钮开关至降的位置,使两个转子降至炉内与铝液面上保持150mm高度预热20分钟,预热后,把转子降至铝液面下100mm左右,预热10分钟,此时转速不变。
9.4.5在充分预热后,把转速提高到350-400转/分,完全降下两个转子,此时两个转子在炉内开始正常工作,但是需要随时观察和调节堵气压力为25-30kPa。
9.5结束转子在炉内工作的操作
9.5.1转子在350-400转/分下旋转“转子1升/停/降” 和“转子2升/ 停/降”按钮开关至升的位置。让转子升出炉内,此时可降低转速至150转/分,升至完全高度时,限位开关,将自动停止上升。可把转速调为零。
9.5.2按下“转子1停止”和“转子2停止”按钮,按下“液压站停”按钮,此时液压站完全停止工作。
9.5.3关闭压缩空气总开关和氮气总开关。
9.5.4若需将转子重新在炉内工作,应按以上第四步“转子升降操作要领”操作。
9.6停止加热操作
9.6.1若需停止加热,应按下“加热器1停止”和“加热器2停止”按钮。
9.6.2断开加热盘内的三个空气开关。
9.6.3若需再次加热时,应按以上第二步“启动”有关要领操作。若温度在500℃时,不需预热,可直接升至750℃。
9.6.4有关参数请见使用说明书
9.7在线处理机操作要求
ILDV-II是一种除气、除渣的设备,适用于连续与半连续的铝铸造行业,固称为在线精炼设备。
在线精炼设备是在铝液中加入一种惰性气体,靠旋转机构石墨转子的旋转将惰性气体打散,从而使铝液中充满弥散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靠气体的表面张力将H2和一些夹渣带出液面,从而达到除气、除渣的效果。
9.7.1首先将总电源开关,QF1打开,然后打开QF2、QF3、QF4,这使所有仪表电源、控制电源均予打开,此时可以开始加热升温、转子转速及升降、气体控制。
9.7.2加热控制
将变压器开关打开,在打开之前先设定加热控制仪表的温度和输出功率,一般在烘炉时加热温度设为200℃,输出功率40%,当温度升到后保温6小时,后将温度设为350℃,输出功率为60%,保温6小时,如此类推,将温度设为450℃,输出功率为80%,保温时间6小时,温度设为550℃,输出功率为90%,保温6 小时,温度设为620℃,输出功率为100%,当升温到620℃时就可以开始处理铝液。(注:保温时间为人为计算)
9.7.3加热仪表的调整
仪表在自动状态下,按一次移位键左键,温度设定值出现闪烁,通过移位键来移位,移到需要改变的位数上,此时通过上升键和下降键来改变需要的数字,改变好后按一次SET键锁定,这样就完成了温度设定,按一次SET键仪表显示OUEL(输出功率),此时再按温度设定的操作方法设定输出功率,设定好后,再按SET键数下直至仪表退回原来的工作界面。
9.7.4转子转速控制
首先设定转速仪表的转速设定值,直接通过上升、下降键改变数字,改变后仪表自动锁定设定值,然后启动变频器即主轴1、主轴2的启动按钮,注意:当升降机构未到位时,变频器不能工作,仪表显示的是电机的转速,电机与转子的比例是2.2:1。
9.7.5气体控制
本设备是采用双气路自动控制,当工作气体压力不足时将自动切换到备用气体上,以保持有不断的气体流量,使转子不易堵塞。在烘炉时将冷却气体的开关打开,工艺气体的压力调节范围0.7-1.0kg/cm2,工艺气体1、工艺气体2流量(即2#和3#玻璃转子流量计)调至0.16m3/h左右、覆盖气体流量(即1#流量计)调整至0.16m3/h,在正常处理铝液中工艺气体1、2的流量应适当增大,一般在0.5m3/h左右,可根据需要调整。
9.7.6升降控制
首先启动液压站,拨动升降开关进行升降,注意:工艺气体1、2指示灯灭时,不能下降只能上升,下降时要拉住下降限位的安全绳,捞渣时只需将前面上盖的两个插销装上,其它插销松开,提升旋转机构时只需旋转机构四个插销装上即可。
9.8工作要求
9.8.1工作现场不得堆放与工作无关的工具及物品,要保持现场整洁,做到工完场清。
9.8.2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按车间应急预案程序在班长带领下进行抢救处理,并及时汇报车间、调度室和厂部领导。
10检查与考核
10.1对各岗位所列标准和要求履行情况,受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检查.
10.2根据考核制度有关规定的办法进行相应考核。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