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电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喷炉、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我车间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电石炉生产工艺,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及生产操作岗位的特点,特制定《电石炉生产技术防范措施30条》,请各生产主任、班长、各工段负责人严格遵照执行。
严格控制原料的各项指标;
把好原料关对预防喷炉事故至关重要,各企业从源头上控制好原料的各项指标,做到认真检查和化验,对不符合以下指标的原料坚决不入炉。
1、 碳素材料中的水分含量
半密闭炉电石炉采用自动上料系统的,碳素材料中的水份含量≤5%,采用人工上料的,碳素材料中水份含量≤8%,密闭电石炉碳素材料中的水份含量≤2%。
2、 电极糊的选用
电石生产企业使用电极糊要确保质量合格,在使用前应查看电极糊的化验单,合格后方可使用.应选择具备一定规模的电极糊企业生产的产品.电极糊粒度≤100㎜,严禁将整块电极糊直接加入电极筒内.在换季阶段,应及时调整电极糊的软化点、挥发份等指标。
3、 白灰中氧化镁的含量
应尽量控制白灰中氧化镁的含量,尤其密闭炉应在1.6%以下。
4、 白灰中粉沫的含量
要严格控制白灰中粉沫的含量,对粉沫含量高的白灰,必须经过筛分后方可进行投料,白灰中粉沫的含量,必须控制在3%以下。
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设施的功能失效、设计安装的不合理、操作不当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5、 循环水系统进水槽阀门应安装在作业人员便于操作的安全区域,且高度不宜超过1.5M。
6、 电极筒上部应加装有防尘盖,并开设透气孔,以防止杂物进入电极筒,影响电极焙烧质量。
7、 淘汰使用卷扬机拉运电石锅,尽可能使用自动行走牵引车拉运电石锅,牵引车要装有防倾倒设施,前后应设配重车。
8、 电极压放系统,淘汰弹簧式抱紧系统,必须采用液压或气囊上、下抱紧装置,并加装限位装置,实现自动带电压放。
9、 电石炉大修完毕送电前,应编制《开炉方案》,进行炉体、液压机压放系统、绝缘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短网导电系统、出炉系统的验收,并且填写《验收确认表》备查;日常检修必须确保质量;把持器电极的检修必须注意导电接触原件的安装,必须确保与筋板自由平行,碟形弹簧预紧力符合要求。
10、 电极筒加工要规范,使用2㎜厚的冷轧板,企业要根据不同炉型选择筋板数量、宽度以及导电面积,且电极筒连接处,应采用搭焊结构,电极筒要保持平整、光滑、无凸凹现象,缝焊符合要求;加装焊接必须垂直。
严格执行操作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对预防事故具有重要作用
11、 新筑炉、大修炉之前,严禁直接送电烘炉,应用木柴、焦炭烘炉24小时后,方可送电进行烘炉。
12、 电极糊加装平台必须铺绝缘垫,在加装电极糊时,应检查是否有导电物质落在两相电极之间和易发生导电起弧的地方,如有,必须及时处理,防止连电刺火。严禁同时接触两项电极。
13、 储存、运输电极糊时严禁混入异物及灰尘,使用的电极糊,糊种、投用量、糊柱高度、电极压放间隔时间、电极压放长度、电极工作长度必须在企业的操作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并且操作规程须经企业相关负责人审批下发,并用告知牌明示于工作各个岗位,每班要做好相应的检查记录。
14、 使用钢钎处理料面时,必须戴干燥的手套,严禁接触电极,以防损坏设备或发生触电事故。
15、 发现电极有裂缝等硬断迹象时,应立即降低负荷,停止压放电极,尽量消耗该项电极长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人工折断电极重新处理。
严禁明弧操作。
企业必须编制《炉内漏水应以预案》、《电极软段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密闭电石炉安全操作技术要求
16、 密闭电石炉必须装配有氢、一氧化碳、氧、等指标在线监测仪,并定期进行校验,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现场巡查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
17、 密闭电石炉所监测的氢、含量突然增加,增加值≥5%时,同时炉内压力也突然增加,必须立即停电检查,若判断炉内有漏水时,及时撤离炉面人员,严禁升降电极。
18、 密闭电石炉停电后,必须打开直排烟囱(必须确保烟囱畅通),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打开检查口。料面有粉沫时,送电前必须清理。
19、 粗气、净气风机与炉压保持自动联锁,且必须保持在0-50Pa微正压操作。
20、 处理料面时必须停电。测量电极长度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戴好防护面罩,必须在炉压负压时,侧面对测量孔,速度要快。
21、 密闭电石炉二楼操作平台严禁有人停留,巡检人员必须在4M以外进行观察密闭炉运行情况;严禁带电上炉盖。
建议企业安装乙炔在线检测表。
其它技术要求
22、 一楼工作面要高出室外路面10㎝以上,作业面上严禁有积水。
23、 半密闭电石炉交接班或正常生产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蓬料现象,必须定期处理料面,防止产生硬壳,影响正常生产。
24、 新筑炉要有砌炉方案,底层碳砖至少3层,每层之间交错夹角120°,并要增设排气孔,待水份排完之后及时对透气孔进行封堵。
25、 雨天禁止加装电极糊,平台应增设防雨设施。
26、 在出炉时严禁采用“放水炮”进行打通炉眼,建议企业使用开、堵眼机。
27、 天车工必须持证上岗,起重机械应有超载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器以及响铃联锁保护装置。调运高温液体时,指挥、挂钩人员应距调物5m以外,现场其它作业人员应远离危险区域;天车工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28、 企业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必须隔火、隔热,炉前工和出炉工要配戴有防护面罩的安全帽。密闭炉应配备一氧化碳防毒面具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29、 使用的个人劳保用品,手套、工作服、工作鞋必须确保干燥,否则严禁进入工作岗位。
30、 密闭炉车间必须结合车间实际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任何人不得私自改变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