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安全技术>> 交通运输>>正文

道路照明设计中交通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评论: 更新日期:2011年04月17日

 1前言
  
  2004年8月,由建设部城建司主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研究所对全国20个省份的12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照明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其中,城市照
  明建设投资中平均每个城市的道路照明建设从1998年的556.11万元发展到2003年的1583.20万元。同时,随着全国各城市景观照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建筑类照明的份额随之增加,但是道路照明的投资比例始终占到了一半以上的份额。可以看出道路照明是城市照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道路照明为驾驶员提供交通安全性与导向性,同时为步行者创造安全而舒适的环境。而交通安全性是道路照明的设计的核心内容,本文将通过对驾驶者的视觉特性的研究,分析对道路照明交通安全性的影响。
  
  2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探讨
  
  2.1夜间视力的变化
  
  2.1.1室外照度变化的影响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驾驶车辆,其中80%~90%的信息通过视觉获得,所以驾驶员的视觉机能对行车交通的安全影响最大,而夜间的视觉特性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据统计,日落后30min室外照度下降到100lx,再过20min降至1lx,在完全黑暗的夜晚,视力只能达到白天的3%~5%。
  
  2.1.2车速变化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人眼视界的视角为200度,对在左右100度范围内的物体人眼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位置,但实践证明人眼分辨颜色的区域只有70度。随着速度的增加,眼睛的视界会越来越窄,就像通过管子看东西一样,近处和两侧的东西看不见,仅能看
  到较远处的东西,这就是“运动效应”。
  
  这种效应大约在40km/h开始出现,75km/h时视界为130度;在100km/h时视界只有80度。然而,大量不安全因素有可能来自路旁的运动物体,例如行人、动物等,它们有可能进入行车路径,驾驶员必须要提前看到它们,并识别它们的行进方向。因此,道路照明设计中必须考虑道路周边的照明,使得人眼的周边视网膜起到作用,及时发现运动物体。
  此外,随着速度的变化,人的视力也发生变化,见表1。
  
  2.2颜色的视认性
  
  人眼视网膜的锥体细胞负责观察物体的细节和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具有在微光下察
  觉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功能,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细节。据实验,夜间使用近光灯照明时,白、黄色标识最易辨认,绿、红色次之,蓝色最不易辨认;使用远光灯照明时,红、白、黄色标识最易辨认,绿色次之,蓝色最不易辨认。可以看出,进行道路导向性照明时,应该以此为据进行设计。

网友评论 more
创想安科网站简介会员服务广告服务业务合作提交需求会员中心在线投稿版权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