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决隧道进口处人眼和心理的不适应问题.预防进口处事故
进口处事故多发,是隧道交通事故的一大特点。其原因一是人眼在明暗交替变化的过程中,由于明暗度变化太大,变化过程时间太短,人的视觉不能立即适应,驾车人在进入隧道内往往眼前一黑,看不清路面上的情况,本能反应就是突然松油门,条件反射性地猛踩刹车(驾车人有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踩刹车),使车辆突然减速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甩尾”、方向跑偏,驾车人由于惊慌进一步的本能反应——踩死刹车,这样车辆的方向就容易失控、发生撞上隧道壁或后车追尾发生事故。
消除隧道进口的事故隐患,必需从隧道进口的设计上充分考虑驾车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根据《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l—1999)采用适当的明暗交替过渡长度,其基本原理是让洞外光线逐渐变暗,到洞口时光线的亮度基本接近洞内的光线,以解决人眼的不适应问题。具体可以采取在进洞口处设置遮阳棚、减光格栅,在远离洞口的路旁铺植草坪、栽种常青高大的乔木等方法,能有效地缓解人眼的不适应,还能缓解驾车人的压抑感。隧道进口处的路面要尽量与洞口外的路面同宽,或大于洞外宽度,再逐渐变窄,这样就更有利于驾车人的心理变化、白天车辆接近隧道出口时,驾车人看到的外部亮度极高,如果车速过快,隧道内外明暗对比度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眩光。夜间与白天正好相反,隧道出口处看到的微光或是黑暗,这样就看不清外部道路的线型及路面上的障碍物。为此,出口处应设置必要的照明。
三、注重隧道内防护设施建设,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从隧道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统计分析看,车辆撞击隧道壁造成司乘人员伤亡占有相当的比例。上三线1至6月份隧道内事故伤45人,其中因车辆撞击隧道壁而致伤的15人,占 1/3。目前,隧道内的防护措施主要采用加高路缘石。因为车辆方向一旦失控就会成一定的角度撞击路缘石,如果车辆碰撞路线石的角度过大,车辆的叙响碰撞力就会很大,司乘人员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车辆撞击速度如果过快,容易翻越路线石直接与隧道壁相撞造成更大的损害。在隧道内增设防护性护栏,用于减缓车辆的横向撞击力,保护司乘人员免受伤害或减轻伤害程度,撞击时在护栏的弹性作用下使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还能增加驾车人的视觉诱导功能。
隧道距离过长的,一般在隧道内设置紧急停车带、消防通道、紧急疏散通道等。因为这些部位与主线连接处形成的平曲线往往是有棱有角的,其垂直墙壁就与行驶方向形成了较大的角度,有些几乎成直角,因此车辆在这些部位高速行驶时方向一旦失控,就会正面撞击隧道壁。如2001年2月27日,一辆小型客货两用车行驶至高速公路甫台温线黄土岭隧道内,因雨天隧道内路面潮湿车辆打滑方向失控,碰撞到紧急停车带出口处的墙壁上,使驾驶员和三位乘客死亡,一人重伤。因此这些部位路段的设计应尽量考虑线条的平滑过渡,特别是这些部位的出口处的平曲线与行车道之间的角度a取值要小(机图),并在这些过渡的部位上设置弹性防撞设施,如防撞水箱、废车胎等物,用于进一步缓冲车辆的横向撞击力。
四、改进隧道内的标线标志和照明灯光,预防车辆追尾事故
隧道内因为环境单调,旁边的参照物相又上少,驾车人对自己的车速往往估计不足,与前车的跟车距离容易产生判断失误,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措施。再则,隧道距离过长,通风不良,不能有效地排出车辆的废气,形成烟雾,降低了隧道内的能见度,使驾车人不能及时发现前方车辆。为预防隧道内追尾事故,首先应在隧道壁两侧每间隔一段距离(50m-30m)设置明显的标线、图案或者标语等,路线带、路线石上也应用黄黑或白黑间隔的标线,行车道的路面上用白色条纹线条,便于驾车人正确判断前车的距离,正确地估计自身车辆的速度。其次,应改进隧道内灯光照明的方法。目前隧道照明灯光是顶端从上至下照到行车道上的,得到灯光照明最有效的部位是车辆的顶部,而后车驾驶员需要看到的前车最重要部位是前车的尾部横断面,光线利用率非常低。将设置在隧道顶端的照明灯改在隧道壁上与车辆等高的部位,并将照明方向朝向前车的尾部,以便后车驾车人更清楚地看清前车。而且由于灯光都是向一个方向照的,相邻的灯光效果可以叠加,因此可以少装一些灯具,节省经费。第三,应尽量提高隧道内路面和其他设施的反射率,提高标线的视线诱导作用。可以在行车道的两侧及中心线上安装反光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