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规避法律风险,事前防范是基础;而在事前防范中良好的制度设计则是防控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我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分析其发生原因、证据特点、法律关系和归属,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制度。
完善纠纷处理机制
建立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备案、协调、日常工作规范及奖惩等
,对涉及诉讼或仲裁案件或可能引发诉讼仲裁案件,特别对法律纠纷可能对全系统带来连锁反应、引发不稳定及群体性事件等情形的案件,要着重完善纠纷处理流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加强法律法规研究
研究高速公路企业享有的法定权利与应尽的法定义务,认真分析研究高速公路所涉典型诉讼案例,梳理营运管理中的风险点与关键环节,制定落实与完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将风险防范措施贯穿到营运管理的全过程。
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设立内部专职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让法律事务管理机构参与高速公路营运管理重大决策的制定并提出法律意见;对可能引起全系统连锁反应、涉及社会稳定的案件与事件,由法律事务管理机构牵头处理,对涉诉事项提出审查意见。
有效转移法律风险
根据高速公路企业提供准公共服务的特点,可引入公众责任险,并通过集团公司统一采购与投保的规模优势来降低保险费率,通过保险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分散转移营运管理所涉法律风险。
(二) 事中控制是消除或减少法律风险的核心要素
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固然重要,但营运高速公路法律风险防控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前防范阶段,还必须加强事中过程控制,将事前防范的各项制度、流程、规范贯穿并渗透于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从而使整个法律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加强源头管理规避风险
加强收费站入口审查,对未按规定要求装载的货车包括不包裹篷布或篷布包裹达不到要求、超长超限等现象劝阻其进入高速公路;对于不听劝阻强行进入的,立即联系高速路政部门予以制止;对于道路抛洒物及堆积物,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降低由此引发的事故及其侵权投诉。
整合监管力量降低风险
进一步加强与外部各相关部门如高速交警、高速路政、属地政府部门与外协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各方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提升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利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
严格落实制度消除隐患
按照高速公路行业标准严格巡检,消除高速公路隐患,确保所提供的营运服务符合规范标准,并已尽到合理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依法履行对高速公路及设施设备的检查与维护,确保高速公路机电设施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建立高速公路管理制度流程和操作指引,确保各项制度与应急措施执行到位、有效落实。
加强规范管理履行保障义务
加强对高边坡、高路堤、高挡墙“三高路段”与桥涵隧道的管理,及时清理各类堆积物,消除安全隐患;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健全完善信息发布机制,拓宽信息发布渠道,履行告知义务,积极引导疏通交通,履行保障义务。同时,必须完善相关台账,做好书面记录,保留相应证据。
(三) 事后补救是降低法律风险的必要补充
营运高速公路法律风险的事后补救就是当法律风险发生后,怎样尽最大努力减少人身与经济损失、保全证据降低法律风险、取得利益相关者的理解支持,从而消除分歧避免诉讼,尽量降低对社会与公众造成的负面影响。
健全与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是法律风险事后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迅速组织实施,并通知相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做到行动迅速、组织周密、程序完善,以降低可能的法律风险。
完善现场处置方案。
恰当与合理的现场处置是事后补救的又一必要举措。制定科学严密的现场处置方案,以便在事故发生现场处置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于现场处置过程,该记录的记录、该录音(像)的录音(像),做到证据保全,规避或减轻所涉的法律风险。
整改与完善管理瑕疵。
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成因,根据分析所涉的法律风险尽快组织整改与完善,举一反三组织排查整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件。
四、 结论与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化解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事前防控是根本,事中控制是关键,事后补救是无奈。高速公路避免涉诉的关键因素是预防,只有高速公路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制度,精心科学管理,尽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化解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和广大司乘人员的合法权益。